姬松原本擔心張二茍會吃大虧,匆匆忙忙趕過來,卻發現,他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這邊的仗早就打完了,很平靜,一片歲月靜好。
三陽郡的士兵正在接收地盤,整理戰利品,處理戰俘。
這次俘獲了很多妖人,但凡是曾經屠殺過人族的,全都被殺了。
余下的留著種地,或者扔到礦洞里干活。
一些官員已經開始從三陽郡招募人手,到這兩個郡來定居。
三陽郡擁有200多萬人口,目前還是比較擁擠的,特別是隨著人口不斷增加,田地不太夠用了。
姬松看到,三陽郡的這些官員,從原處征發徭役到這邊來開荒干活,竟然還發糧食的。
普通一名民夫,干一個月的活,除了吃住之外,還能得到一石糧食。
以至于很多農閑在家的佃戶都搶著來服勞役。
姬松也是讀過圣賢書的,也讀過不少仁義道德之類文章。
幾乎所有大周官員都讀過這類文章,但這種話平時當場面話說一說,裝點門面的。
這個張二茍大概是在官場上無人引導,錯把仁義道德這種場面話當真事了。
愣頭青就是愣頭青,一點章法也沒有。
不過他這樣誤打誤撞,效果確實很不錯,現在人人都稱頌張青天。
以后也許可以讓其他地方的官員效仿一下。
姬松又搖了搖頭,估計這一條,其他官員也很難做到。
唉!牧民之道,博大精深,確實不易。
姬松在新收復的兩個郡轉了一好幾圈,只發現三陽郡的那些官員,以及陳胖子。
就連傳聞中那位八條腿的郡守夫人,他也遠遠地看見幾眼。
卻一直沒發現張二茍的蹤跡。
他旁敲側擊地打探過,所有人都不知道。
姬松大老遠地跑過來,連本人都沒能見到一面,自然不甘心的,而且回去也不好交差,只能暫時在流沙郡找了間客棧住下……
…………
青州城內,那座人造小山上,向來情緒穩定的夏明遠,現在心情是一天比一天差。
前段時間他向朝廷寫的奏折,被駁回了,一塊零食的好處都沒得到,還被痛罵了一頓,罵得狗血淋頭。
因為他的奏折,正巧跟張二茍的奏折同時到達京城。
兩份奏折擺到一起,這一比較高下立判。
自己吃了敗仗,還厚著臉要好處。
反觀張二茍,原本就沒責任,還跟朝廷唱高調,說要收回失地。
這么一對比下來,朝廷要是不斥責他才怪呢。
以往他總是安慰自己,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現在他這種安慰的效果越來越差了。
憑什么他不如意的事,就必須有十之八九?
那個張二茍呢?
他怎么就那么順?
自己跟妖人拼得你死我活,損兵折將,喪城失地,受盡屈辱。
那些妖人每次跟他的青州兵戰斗的時候可兇猛了,戰斗力極強,悍不畏死。
偏偏每次遇到三陽郡的兵,妖人軍隊立即就慫了,就跟豆腐渣一樣,一觸即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