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彭老頭雖然對都察院還算熟悉,但真不知道北直隸提學御史是誰。
畢竟都察院里有上百個御史,大部分都有對應差事,彭老頭也分不清每個人的具體職責。
所以彭老頭只能賣著在崗三十年的老臉,去都察院里打聽情況了。
于是門房樹蔭下只剩了白榆獨自斜躺,這種指派別人去干活,只有自己歇著的感覺真不錯,難怪人人都想當領導。
暫時閑下來的白榆又開始琢磨,目前除了科舉考試這個主線任務之外,還有不少支線任務。
比如最重要的支線任務就是盡快組建班底,十個下屬名額還缺七個。
其實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但最大的問題是,怎么才能保證招納來的人好用又可靠?
白榆可不想在自己遇到危險時,下屬卻扔下自己先跑了。
正當白榆還在思考支線任務時,彭老頭已經打聽完消息回來了。
“已經找人問明白了,現任的北直隸提學御史姓名叫鄒應龍。”
“我靠!”白榆驚訝出聲。
彭老頭疑惑的問道:“怎么了?”
白榆一邊打開了ai助手的虛擬光幕,一邊恢復淡定的說:“沒事,你繼續說,是什么情況?”
鄒應龍也是個非常出名的歷史人物了,在原本歷史上,鄒應龍最大的功業就是把奸臣嚴嵩彈劾倒臺,一下子名震天下。
當然,專權將近二十年的嚴嵩倒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鄒應龍彈劾只是表面原因,但也足夠吹噓一輩子了。
在后世有出著名戲劇叫《五女拜壽》,里面就有鄒應龍,一個“贅婿逆襲”式的重要角色。
彭老頭繼續說著打聽來的消息:“這位鄒御史是嘉靖三十五年進士,但仕途開局很差,只被任命為行人司行人。
三年任滿考核后,也就是在去年,他突然一步登天,被行取為御史。”
對新科進士而言,行人司行人絕對是最差的起步官職,等于是官場開局就被別人甩了幾條街。
別人是翰林、主事、知縣、推官,而你只是個行人,連同年聚會都不好意思參加!
而行人和御史更是天壤之別,行人是垃圾里的垃圾,御史是精英里的精英,這個跨度比連升三級都難。
對此連彭老頭都忍不住說:“應該是有大人物暗中扶持鄒御史,但我也打聽不出來,畢竟我不是圈子里的人。”
白榆抬頭看著虛擬光幕,淡淡的隨口答道:“扶持鄒御史的人是大學士徐階。”
彭老頭:“......”
既然你什么都知道,還要他這老頭子去辛苦打聽什么?
白榆又提問說:“鄒御史在不在院中?”
彭老頭回答說:“目前不在,不過馬上就要回來,接受中期考察了。
然后下半年八九月份繼續出巡,首站就是京城兩縣,開考取士,這就是白旗長你要參加的院試。”
一省之提學官并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而是在全省境內進行巡視,所到之處組織考試和視察學校。
一般在三年任期內,要將省內各府都巡視兩三次,有時候還要巡視到縣。
最后彭老頭介紹說:“聽說鄒御史為人正直,性情剛烈,眼睛里不揉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