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的關鍵是,張佳胤還當著戶部郎中這個非常有實權的官職。
文壇影響力加實權官職結合起來,肯定能形成一股向心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的內閣大學士兼文壇盟主李東陽。
又加上臨近中秋佳節,正是文壇活動高峰期,張佳胤宅邸自然會出現這樣的密集拜訪現象,跟上下班時間地鐵人多一個道理。
所見所聞讓白榆更加確定,只要能搭上張佳胤的線,混入主流文壇不成問題,中秋雅集請帖也不是問題。
按照規矩,白榆將拜帖投給張家門子,然后和其他人一起在大門外等候。
時不時的有人出來,又不時不時的有人被請進去,不過在大門外等待的人似乎始終不見少。
一直到了深夜,大門外仍然還有十幾個人沒被請進去,包括白榆在內。
此時張家門子出來宣布說:“我家老爺要休息了,諸位請回吧。”
惹起一片唉聲嘆氣,但沒人罵街,都很有風度的默默離去。
白榆無語,先前還想著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張佳胤提攜自己混圈。
結果從黃昏等到深夜,連面都沒見到,準備的說辭完全無用武之地。
自己用的是陳以勤弟子這個身份投的拜帖,居然沒被請進去見面?陳以勤和張佳胤不是同鄉好友嗎?
要說這不正常吧,又不只是自己,外面同樣還有一群人沒進去,有人甚至來過兩三次了。
誰都有關系,張佳胤也確實沒時間全都接見,所以無法指責張佳胤刻意針對自己。
要說這很正常吧,白榆心里就是不爽,怨氣噌噌噌的漲,白耽誤了一晚上時間!
近期真是衰神附體,不順心的事情又又又加一!
難道自從超常規升為六品百戶后,好運都被透支完了?
到了次日,錢指揮對白榆問道:“昨天見到張郎中沒有?”
白榆有點郁悶的回答說:“沒有。”
錢指揮說:“意料之中的事情,你想混圈哪有那么容易?
連緹帥都搞不定那幫士大夫,而你現在就陷入了和緹帥差不多的處境。”
白榆知道,錢指揮說的沒錯,緹帥陸炳確實一直想靠近士大夫,混士大夫圈子,也為此做了不少事。
比如想盡辦法與士大夫聯姻,又比如在文官落難時,經常出手救護,經歷司史經歷就是一個例子。
但是效果怎么樣,從歷史上陸炳去世后的情況就看出來了。
隆慶年間,已故陸炳被追罪,陸家被抄家時,沒什么人替陸炳說話。
白榆忍不住感慨道:“門戶之見,何至于此?”
錢指揮回應道:“我們是廠衛啊,我們是天子的耳目和爪牙,你是不是太小看你的身份了?
你換位思考,那幫文人聚會時,誰會喜歡在席位上坐著個廠衛官校?”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文人扎堆時,那是相當喜歡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每每喝多了之后,更是什么犯禁的話都敢說。
在這種場合,沒人愿意看到廠衛特務坐在旁邊。指不定哪句話就被寫進“內參”,讓皇帝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