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嘉靖皇帝還沒認識到這種心態,但只要點破了,就一定會往這個方向發展!”
對于白榆的理論指導,錢指揮臉上露出茫然的神色,“這里面的道道還挺深,你能不能說點實際的、應用的?”
白榆無可奈何,真是有一種把饅頭掰碎了往嘴里喂的感覺。
而后白榆只能直白的說:“據我所知,在獻禮大典上按照禮法,必須要搭配軍樂凱歌。
如今禮制上規定使用的凱歌還是開國時的版本,二百年來始終沒改。
放到現在,是不是已經有點陳舊落伍、不合時宜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傳統凱歌里還在歌頌太祖高皇帝戰張士誠、陳友諒的豐功偉績。
在當今背景下,這合適嗎?你覺得帝君會喜歡這種配樂嗎?”
錢指揮只是性情老派,卻不是傻憨憨,登時就反應過來了,甚至還能舉一反三。
“你的意思是,獻俘典禮應當更換凱歌?而你今天讓人合唱的滅倭凱歌,就是專門為此準備的?”
白榆笑道:“這不是我的意思,這應該是你給皇上的建議。
而且要快,如果別人反應了過來,你就無法占得先機了!”
錢指揮心里迅速盤算了一下,發現白榆指明的方向價值確實很大!
嘉靖皇帝是什么人,錢指揮也很清楚——好大喜功,極度虛榮,行事任性,還非常喜歡根據自己喜好更改禮樂制度。
向嘉靖皇帝奏請說,更換典禮上的凱歌,那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特別是聽楊尚書點評說,白榆拿出的這首凱歌非常出色,尤其像是給嘉靖皇帝量身定做的一般。
錢指揮深深的看了眼白榆,感慨說:“你果然是不甘于寂寞啊。”
白榆說:“我會盡力在大街小巷傳播這首凱歌,讓它在京師盡可能流行。
而你給帝君上書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推薦我這首凱歌,給帝君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
錢指揮三思過后,還是說:“我會盡快面見緹帥,請求緹帥向上書!”
白榆似乎恨鐵不成鋼,“我已經給你鋪好了路,指明了方向,你完全可以自行上奏,為什么還要通過緹帥?
這種上奏可以給皇帝提供巨大情緒價值,潛在好處不知還有多少。”
錢指揮認真的答道:“人人都知道我是緹帥親信,因為這個身份,我也享受到了許多便利。
所以只要緹帥尚未拋棄我,我就不能做背信棄義之人。”
白榆無奈的揮了揮手說:“你隨意!我并不介意是誰上書議論凱歌之事!
哪怕不是你或者緹帥,而是另外一個人也無所謂!
只要能把話題帶到皇帝面前,我就有機會成為受益者!”
錢指揮苦笑幾聲,這白榆真有點“虛空造牌”的感覺了。
明明與他沒多大關系的獻俘典禮,明明他已經被徹底邊緣化了,結果卻硬生生的被他造出一個議題。
這份本事,不服不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