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躬身行禮,劉繼隆也頷首示意兵卒送他們出去。
在他的注視下,老翁他們很快被帶離院子,而劉繼隆也看向李驥:“把箱子抱過來吧。”
李驥沒想到劉繼隆那么輕易就放過了李渭他們,臉色明顯有些不好看。
饒是如此,他還是放下了紈绔,走出正廳抱來了一個箱子放在劉繼隆身旁桌上,不忿道:“果毅,您就這樣釋懷了?”
“釋懷?開什么玩笑。”劉繼隆輕蔑一聲,抬手將箱子打開。
箱子內擺放著一層墊底的銅錢,頂部則是十根拇指粗細的金條。
“黃金?”
劉繼隆兩眼放光,拿起一根來觀摩,同時用手劃拉著其余金條,心里高興地不行。
昔年開元,山東斗米五錢,洛陽斗米十錢,而關中斗米二十錢,河西三四十錢。
在當時,一兩黃金也不過就值錢二千。
不過安史之亂后,大唐各地物價飛漲,斗米百錢已成常態。
雖說憲宗在位時,大唐糧價有所回落,但后續文、武等宗即位后,糧價又復漲至斗米數十。
這些消息,都是劉繼隆在山丹庫中書冊查到的,關中商人走私河西并不少見,吐蕃沒內亂前的記載還是有的。
吐蕃并不產銅,因此類似黃金、白銀這等稀罕物,也常常用來貿易。
至少在文冊上記載,唐文宗太和年間一兩黃金值錢五千,而且還是被走私商人吃回扣的情況下。
這一根金條起碼五兩重,一個箱子內十根,起碼五十兩。
“看看那個箱子有沒有!”
劉繼隆雙目放光,李驥見了黃金也愣了下,不過很快反應過來,連忙去把另一個箱子抱來。
在將其打開后,里面果然也放著十根黃金,加起來起碼一百兩。
劉繼隆倒是沒想到,李渭這么舍得下本錢。
這黃金加上墊底的銅錢,起碼值錢千貫。
“果毅,這李渭怎么給您送了那么多錢?”
李驥也沒想到李渭出手那么大方,倒是劉繼隆高興的抓起金條:
“他兒子已經調任山丹,估計這一兩個月就會就任。”
“人言縣官不如現管,我如今成了山丹的左果毅和主薄,他若是不想兒子被我欺辱,便只能花錢買平安了。”
“只是我也不曾想到,這鳥賊竟然這么舍得。”
劉繼隆臉上笑意藏不住,要知道山丹此次陣亡將士二百余人,雖說各州縣會有撫恤,但劉繼隆卻不能吝嗇。
況且死了的人得撫恤,活著的人也得犒賞。
這兩箱子金錢不算多,但也絕不算少,至少加上山丹府庫的那些,足夠劉繼隆解決這個問題了。
“李驥,把這些東西收好,弟兄們的撫恤和犒賞有著落了!”
劉繼隆戀戀不舍的將黃金放回箱內,合上后還拍了拍。
李驥聞言并不覺得奇怪,畢竟自家果毅的脾氣他早就知曉,因此他見到這批錢的時候,他便知道了這批錢的用處。
他利落的將兩箱錢放到了劉繼隆的臥房內,返回后飯菜雖然涼了,可他依舊吃的津津有味。
劉繼隆也坐回了位置上,心里期待著后續還有沒有別人送禮。
不過事實證明是他想多了,后續他枯坐大半個時辰都未見一人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