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隆的一番提醒,立馬讓山丹諸將對西域的回鶻人警惕了起來。
不過不等他們有所防備,劉繼隆卻又凝重道:“兩封信的最后一件事,便是張長史前往了居延澤,準備與甘州回鶻議和……”
“議和?!”
“這群胡雜根本不守信用,張長史怎么能以身犯險?!”
“沒錯,當年回鶻就欺詐過楊北庭,如今……”
“好了!”劉繼隆沉聲打斷這些亂七八糟的猜測,同時將手中兩封信放下。
“稱勒雖然貪婪,但終究不是蠢貨。”
“他雖劫掠張掖,但也吃到了苦果。”
“劫掠張掖的代價便如此之大,他難道會愚蠢到對張長史下手嗎?”
“此次議和,多半會成功,但即便成功,我山丹也當對他們有所防范,這便是我要告訴你們的事情。”
說罷,劉繼隆掃視眾人,眾人紛紛朝他作揖,表示將他的話聽進去了。
見狀,劉繼隆這才開始準備下一個話題,而坐在左首位的李儀中看著眾人的變化,倒是不得不佩服劉繼隆在這群人心中的地位。
陳靖崇他們對劉繼隆幾乎是無條件的信任,無論劉繼隆說什么,他們都會選擇聽信。
李儀中也慶幸自己沒有和劉繼隆爭權的行為,不然他免不了要惹一身騷。
經過大半個月的相處,李儀中也明白了劉繼隆到底想干嘛。
對于他以戰養戰的想法,李儀中只能說十分大膽,換做是他肯定不會這么做,而是老老實實守著山丹城,等待日后河西東征涼州。
不過這也說明他來對地方了,就劉繼隆這種想法和行為,他不愁沒有功勞。
劉繼隆早已和他商量過,只要他老老實實守城,到時候不論如何,都會在文書中記他一功,而這就是他想要的。
想到這里,李儀中也徹底躺平了,他只要守好祁連城、龍首山和山丹城就行,其他的交給劉繼隆。
在他這般想著的時候,劉繼隆拿起了最后的帛書。
面對這張帛書,所有人正襟危坐,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敦煌派出的擢升文書。
盡管擢升的人不是自己,可這種時候要是不敬,那難免落人口實。
“擢山丹折沖府為上府,昔山丹別將劉繼隆擢二級,任山丹折沖府左果毅都尉,李懷中任右果毅都尉,酒居延任別將……”
一張帛書,其內容包含山丹大大小小數百人的擢升。
劉繼隆任左果毅都尉,酒居延任別將,陳靖崇、馬成等人任校尉,斛斯光任隊正等任命不絕。
除此之外,參與祁連城、張掖之戰的兵卒擢一級。
斛斯光升任隊正,除他之外許多兵卒也擔任了伙長、隊正等官職。
不過山丹并沒有那么多官額,因此敦煌的意思是名義擢升,但依舊領著原來的兵額。
待日后兵額增加,再委任實職。
不然按照此次擢升后的兵額,山丹起碼要有五千多兵卒才夠這群人統帥。
一份帛書,看得李儀中那邊校尉、旅帥眼睛發紅,沒有人不羨慕劉繼隆這邊的人。
要知道他們能擔任校尉、旅帥,基本都是靠熬上來的,而劉繼隆這邊許多人都是在幾個月內作戰升上來的。
跟著劉繼隆升官,這句話還真不是一句虛言。
“嘿嘿,如今我們也是當上校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