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里谷道,從正午到黃昏才驅趕著牧群順利穿過。
劉繼隆帶人在石堡休息了一夜,翌日便匆忙踏上了歸程。
從龍首山南部谷口返回山丹的路程并不長,因此劉繼隆在午后便派出塘騎,先一步通知了崔恕他們。
待他們隔著數里眺望山丹城時,崔恕他們便已經在北門外搭起了棚子,炒出了一鍋鍋熱乎的飯菜。
“娘嘞,終于能吃熱菜了!”
“這軍糧吃的嘴巴沒味,石堡那邊連菜都沒有!”
“終于能吃口熱乎的了!”
“這就是山丹嗎……”
隊伍之中,兵卒們在為這幾日的奔波而叫苦,被解放的牧奴們則是打量著山丹城。
尚鐸羅策馬上前對劉繼隆行禮:“果毅,這牧群……”
“等會我讓崔恕他們分好,你若是放心就先帶弟兄回去營盤休息。”
“若是不放心,便在城內住下,明日分好牧群后再帶著你們那份回去。”
劉繼隆給出了兩個方案,尚鐸羅聞言看向身后的牧奴。
這些天里,他們在路上就已經劃分好了漢、番、回鶻等族的牧奴。
番回的牧奴有七百八十四人,除此之外還有四百二十二名女人。
按照先前說好的,這些人都歸鄯州軍所有。
“你先帶三百精騎和那一千多人回去吧!”
劉繼隆看出了尚鐸羅的想法,畢竟返程的路上,鄯州軍的兵卒沒少對那些女人下手,只不過礙于自己的軍令,沒人敢突破最后一層防線,都是過過手癮罷了。
如今既然回來了,劉繼隆也不再好約束他們。
“謝果毅!”
尚鐸羅見狀作揖行禮,隨后開始對三百鄯州精騎吩咐起來。
早有準備的牧奴們牽著那些女俘虜走出隊伍,隨后跟著尚鐸羅向十余里外的營盤走去。
見他們離去,劉繼隆沒說什么,而是帶著隊伍慢慢靠近了山丹北門。
“果毅……”
北門前,陳靖崇、崔恕帶著直白作揖行禮,而李儀中也帶著幾名旅帥趕了出來。
當他見到劉繼隆帶回那么多人口與牧群時,他與昨日的耿明一樣瞪大了眼睛。
“木柵擴建好了嗎?”
劉繼隆翻身下馬,首先詢問柵欄的問題。
木柵欄擴建是他出發前就下的政令,如今十天時間過去,理應修建好了才對。
“回果毅,已經修好了。”
崔恕畢恭畢敬的回答,劉繼隆頷首示意道:“身后這些百姓有一千一百多名,你帶人為他們登記造冊,安排住所,發放夏衣、麻布和糧食。”
“登記好的人放過來吃飯,牧群明日再劃分。”
“是……”崔恕作揖應下,劉繼隆收回目光,看向了李儀中笑道:
“李果毅,我軍此戰繳獲如何?可曾滿意?”
“這……”李儀中有些語塞,支吾片刻后才道:“劉果毅神威,我愧不如也。”
“哈哈,今日倒是能開開葷了。”劉繼隆爽朗一笑,緊接著便與李儀中走向了那棚子下的臨時食堂。
棚內桌椅不過十余張,能容納的人并不多。
劉繼隆和李儀中選中一處坐下后,當下便有伙頭兵端來了兩菜一湯和兩碗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