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肉的滋味……”
衙門正廳主桌,當高進達嘗到劉繼隆特意為他準備的三道豬肉菜肴后,他不免愣了一下。
“好吃!這肉的油水好足!”
“這豬肉比我們在長安時候吃的好吃多了!”
“你去過長安?”
“快快快,說說長安是什么樣子的!”
“長安的城墻有沒有十丈高啊,城墻有沒有幾十丈寬?”
“對對對,那個朱雀大街是不是真的能并駕十余輛馬車?”
“長安的女人漂亮嗎?”
“長安什么時候發兵收復河隴啊,我也想去長安看看……”
隨著高進達帶來的六名漢子說出他們去過長安的話,衙門內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羨慕的向他們詢問起了問題。
有的人關心長安的繁華,還有的關心長安的女人,還有的則是在意大唐什么時候出兵幫他們。
這些問題太多,吵得衙門內十分嘈雜。
眼見局面失控,主位上也傳來了劉繼隆不咸不淡的聲音:“好了……”
他一開口,眾人先后閉嘴,而高進達見狀也眼睛一瞇。
不等他開口,劉繼隆便笑道:“還是由高押牙為我們說說,此次長安之行遇到的人或事吧。”
“呵呵,此次前往長安,是大中三年歲末的時候了,當時……”
他說這話時,心里十分希望高進達能說出長安的真實情況,但在高進達的娓娓道來中,他卻抓住了不一樣的點。
在漠南迷失方向,躲避回鶻人與黠戛斯人是上天對他們的考驗。
抵達豐州后,豐州軍民更是因為他們轟動全城,無數軍民對他們格外敬重。
南下路上雖然遭遇黨項劫掠,被俘大半年,甚至因此犧牲一位同袍,但最終還是被關心他們的豐州軍民所解救。
得救后,他們一路南下前往長安,所過之處,上至高官、下至黎民,無不因為瓜沙起義而感動啜泣、振奮……
盡管這一路也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不屬于年幼時“昭昭盛唐、天俾萬國、百姓自給”的景象,甚至有看到百姓貧困死于野的景象,但他們都將這些景象歸罪于藩鎮之亂。
“這些藩鎮,著實可恨!”
“若是我們能打通河隴,也就能為至尊鎮壓這些藩鎮,讓天下太平了!”
“唉……”
聽著高進達口中的經歷,張昶、李儀中等人紛紛嘆氣,高進達也是點頭稱是。
瞧著他們那模樣,劉繼隆心里升起古怪:“你們在大唐眼里就是藩鎮,還鎮壓誰啊……”
當然,這話他是不能說出來的。
興許在眾人眼中,他們是河西義旅,為大唐收復失地。
可在大唐眼中,他們不過是張議潮所率領的新生藩鎮罷了,對大唐的忠心,估計還不如動不動就給大唐小小震撼的河朔、兩淮。
早就消失不見的親戚,若是突然回家獻孝心,是個人都會擔心這所謂親戚的意圖,更別談兩股勢力了。
現在是因為他們離著大唐足夠遠,所以長安那邊感受不到威脅。
可等到他們收復涼州,那和長安也就隔著一條黃河與一座隴山了。
更別提張議潮的想法是收復整個河隴地界,拿下整個隴右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