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昌松前往姑臧六十余里,而從姑臧前往番和一百二十余里,合計一百八十乃至九十余里。
涼州幾座城池之間沒有驛站,這也就導致了不存在“驛站加急換馬”這一說。
匯報消息的輕騎,只能每隔一座城換馬一次,而涼州幾座城池距離基本都在四五十里。
按照這樣的距離,哪怕是輕騎,從昌松前往番和也需要四五個時辰的時間,而四五個時辰足夠做很多事了。
等尚摩陵接到昌松第二批塘騎消息的時候,恐怕他早已在返回姑臧的路上。
這種時候他會怎么做,便是劉繼隆拋出的問題。
“應該會撤回姑臧吧?”
“不一定,也有可能在嘉麟觀望。”
“說不定會撤回番和呢?”
一時間,尚鐸羅幾人開始爭論起來。
不過爭論到了最后,張昶卻眼前一亮,直接對劉繼隆詢問道:“折沖,您就直接告訴我們吧!”
“我?”劉繼隆輕笑,隨后拋出一個讓人愕然的答案:
“我不知道!”
誰也沒有預料到劉繼隆會這么說,畢竟在他們眼中,劉繼隆簡直和未卜先知一樣。
然而面對他們的愕然,劉繼隆卻繼續笑著說道:“我說過,因地制宜,因事而為。”
“尚摩陵等人昨日的舉動我能預料到,是因為我們利用了他們的不相信。”
“他們不相信,那我們就選擇他們不相信的這條路走。”
“但現在這條路我們走完了,他們的選項也多了,那我們具體怎么走,就得看我們怎么做了。”
“什么意思?”張昶等人有些迷糊,他們被劉繼隆說的有些懵了。
恰好劉繼隆也吃完了肉,因此他用短刀在地上畫出涼州的地圖,標注幾座城池后,開始指揮道:
“尚摩陵怎么走,取決于他覺得哪里最危險,亦或者我們選擇進攻哪里。”
“如果我們不作為,那他最有可能前往嘉麟或停在原地觀望。”
“屆時張刺史他們出焉支山包圍番和,那尚摩陵就會反應過來去援救番和。”
“所以我們想要他走哪條路,決定于我們能在哪條路制造的威脅最大!”
劉繼隆把話說通透后,尚鐸羅也聽懂了,他沉著道:“那折沖,我們應該怎么做?”
“怎么做?”劉繼隆輕笑一聲,隨后看了看天色,估算了時間后他開口道:
“把前幾日我們俘虜的另一個部落小頭人帶上來!”
“是!”
張昶起身便去找人,不多時便將那小頭人帶來了。
這小頭人瞧見劉繼隆便立馬跪下,而劉繼隆卻拍拍他的肩膀把他拉起來。
“你不用跪我,于你而言,我是你的敵人。”
“不!您讓我吃飽了肚子,吃飽了肉!”
這小頭人竟然感激的再度跪下,磕頭道:“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吃過那么多肉,是您讓我知道了吃飽肉是種什么滋味!”
說話間,他竟然隱隱啜泣起來,而劉繼隆卻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