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內容他們都看了,也應該了解了局勢。
眼下張淮深收復番和,可以說甲胄糧草十分充足,只待來年開春就能拉起九千甲兵東征涼州。
九千甲兵對付如今的涼州,自然是能將其拿下的。
可這群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分析局勢,而是選擇趁熱打鐵,添兵添卒。
他們并非是擔心張淮深無法收復涼州,而是怕張淮深獨自收復涼州,導致他們沒辦法借此機會累積軍功,擢升官職來把持涼州事務。
張議潮將他們看得清楚,卻又無可奈何。
在知識被壟斷的這個時代,他必須依靠這群人,才能將河西治理好。
不過他也并不想和這群人妥協,而是沉著開口道:
“理應支援,不過不是支援兵卒,而是要支援甲胄和錢糧!”
張議潮說罷,不等眾人反駁,便主動看向高進達:
“進達,看樣子你就任山丹的事情得推遲了。”
“我需要你自即日起擔任河西轉運使,負責調度五州錢糧、甲胄。”
“今年是個豐年,而明年淮深東征,必然需要大量甲胄錢糧。”
“因此,自即日起,伊、肅、瓜、沙等四州新制甲胄、陳糧,皆由你調度往甘州。”
“借助此事,你也可以在淮深收復涼州后前往涼州任職,不必前往山丹了!”
計劃不如變化快,原本高進達準備前往山丹擔任縣令,可如今他卻成了河西五州的轉運使。
高進達并不愚笨,他很快知曉了張議潮讓自己擔任轉運使的用途。
說白了就是涼州即將收復,而涼州收復之功只能是張氏一派的。
高家門戶不大,人丁不多,所以向來依附張氏。
自己擔任轉運使便可在涼州收復后累功在涼州任職,如此便提升了張氏在涼州的話語權。
屆時張淮深、劉繼隆、自己加上酒居延、張淮溶等人,張氏即便不能牢牢掌控涼州,也不至于被瓜沙的這群家伙裹挾。
想到這里,高進達果斷作揖:“下官領命!”
“節度使不可!”李恩厲聲開口道:
“涼州雖遭受重創,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張刺史還要派兵留守甘州,如此一來能帶去涼州的將士就更少了。”
“下官建議發各州縣三成兵馬前往甘州,等待開春之后揮師東進!”
“下官附議”索忠顗也不想看到張氏一家獨大的場面,所以主動站出來支持李恩,哪怕他兒子索勛已經在明年的出征名單里了。
“我等附議……”
一時間,許多河西大小豪強紛紛附議,誰都不想放過這個機會。
望著他們,張議潮半晌沒有說話,直到許久之后才猛然抬頭掃視眾人,語氣不容置疑。
“我意已決,東征之事交由甘州便可,擢升甘州兵額為四十五團,番和五團。”
“即日起,其余四周新制甲胄及錢糧,盡數發往甘州!”
話音落下,張議潮起身便往內堂走去,眾人見狀面面相覷,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隨著張淮深在東邊屢建軍功,張氏的話語權是越來越大了。
盡管如今的河西還達不到張氏一言堂的地步,可已經隱隱有這個趨勢了。
一時間,如李恩、索忠顗等人眼底閃過寒芒,哪怕他們都支持收復涼州,可收復涼州的功勞一定不能以張氏一家獨大的局面收尾。
他們必須得想一些辦法,讓張議潮同意他們的建議才行。
要不然,等大軍進一步收復河隴之地后,他們恐怕真要被張氏壓得死死的了。
這般想著,官員們紛紛以地位、家族身份聚集起來,而高進達則是借機與張淮溶他們前往了內堂……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