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山丹衙門即便按照十稅一的稅率,也能從山丹收到近兩萬石的稅糧,一躍成為河西納糧大戶。
只要崔恕再堅持幾年章程,以山丹百姓幾乎每戶都有耕牛、挽馬的情況,山丹百姓起碼能開墾二十余萬畝耕地。
到這里,便是山丹兩萬多百姓耕作的上限了。
屆時,山丹的糧食除了百姓自己吃以外,還能向外輸出不低于八萬石糧食,河西糧倉名副其實……
只是不知道到了那個時候,山丹的百姓是否還會記得自己。
不過不記得也沒事,至少自己來過,讓他們過上了對比這個時代其他地方百姓而言的好日子。
想到這里,劉繼隆就不免嘴角一挑。
又有哪個少年不曾幻想過治理一方,讓百姓安居樂業,衣食充足呢。
如今他實現了自己曾經的幻想,這就足夠了。
“若是天下官員都能如折沖般,想來也不會有那么多蠅頭茍利的事情了。”
聽完了劉繼隆對山丹方方面面的治理,悟真忍不住感嘆一聲,看向劉繼隆的目光也越發柔和。
“在其位謀其政,我劉繼隆所吃糧米,雖說是衙門發的,可也是百姓耕作出來的。”
“我吃著老百姓種出的糧食,若是還要苛責盤剝他們,良心如何過得去?”
劉繼隆笑著解釋,悟真卻搖搖頭:“如折沖這般說的官員不少,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非是我等瞧不起布衣出身的官員,只是這群人一旦得了勢,立馬便會忘記曾經所有,只忙著填飽自己的胃口。”
悟真也是豪強出身,盡管他沒有那種優越感,但他也見過不少布衣出身,被人舉薦做官的官員。
這些人上了位,盤剝百姓的手段可一點不輸豪強出身的官員,甚至隱隱有所超出,因為他們更清楚百姓的底線在哪。
聞言,劉繼隆只是輕笑:“我管不了旁人,我只能管好自己和我下面的人。”
他雙手扶在女墻上,目光望著城外勞作的百姓,笑容燦爛。
“我想要做的,無非就是讓百姓能吃飽飯,孩子有書讀,將士們能安居樂業!”
他說出了曾經與張淮深所說的話,而悟真也受到了同樣的震撼。
他與劉繼隆向外看去,望著田間勞作的百姓,不由低聲質疑:“真有那樣的世道嗎?”
“當然!”劉繼隆篤定回應,同時看向悟真:
“只要努力,遲早能做到!”
明明只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卻瞬間讓悟真動容起來。
他這一路走來見到太多的惡事,但他都是對身邊人說管不了。
然而在劉繼隆這里,劉繼隆卻給了他相反的答案。
一時間,悟真腦中閃過那些惡事的畫面,最后破碎,再呈現在眼前的,是山丹城的劉繼隆望著百姓們的笑容。
不對……不止是他的笑臉,還有山丹城內學堂中學子的笑臉,城外耕種百姓的笑臉,兵卒直白的笑臉。
想著那一張張笑臉,就連悟真臉上也不免漸漸浮現笑容,目光向城外百姓看去。
“旁人我不信,但折沖說這話……我信!”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