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俘虜了七千多口回鶻人,但卻不能把他們安置在這里,這讓李恩有些頭疼。
“送到涼州去吧。”
此時的張議潮還不知道東邊發生的事情,只覺得涼州人口眾多,容納七千口回鶻人不成問題。
在他說完這話的時候,衙門外突然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高鼻深目的將領走入衙門內,急匆匆的來到堂內,將手中書信遞給了張議潮。
“節度使,沙州急報!”
張議潮從他手中接過急報,迅速打開,隨后眉頭緊皺的看完了其中內容。
“怎么了?”
李恩眼見張議潮皺眉,連忙詢問起來。
張議潮合上書信,揉了揉眉頭道:“進達傳來消息,西海的吐渾準備來劫掠沙州,希望我派軍回援。”
“土渾這幫狗雜!”李恩忍不住罵道,而索忠顗也起身作揖道:
“好不容易收復納職,始終得派人駐守,我麾下索暉有才干,可率兩團步卒駐守此地。”
“不必了……”張議潮皺眉回絕,目光看向王景翼:“你讓康通信率兩團兵馬留駐,給他留下足夠吃半年的糧食。”
“末將領命!”王景翼作揖應下,索忠顗則是臉色難看。
李恩瞥了他一眼,只覺得他不識大體,畢竟張議潮已經把會州這種不輸甘州的富庶之地給了索勛,索忠顗竟然還想圖謀納職。
“大軍休整一日,明日開拔返回沙州。”
“是!”
隨著張議潮下達軍令,眾人紛紛退出衙門,通知各團兵馬明日撤退。
翌日,大軍留下傷兵和兩團兵馬在納職休整,其余兩千四百余人跟隨張議潮撤回伊吾,準備在伊吾休整后返回沙州。
自納職往伊吾而后歸敦煌近八百里,張議潮率軍短暫在伊吾休整后,當即直下敦煌。
入境敦煌后,張議潮沒有前往敦煌城休整。
為了避開敦煌、壽昌的土渾探子,他晝伏夜出,率軍突入昆侖山,在甘泉水上游遇到了吐渾軍,隨即擺陣作戰。
面對張議潮神兵天降的行為,吐渾軍不敢交戰,狼狽逃歸土渾境內。
張議潮揮師追擊一千多里,軍隊深入大雪山,活捉土渾宰相三人,俘虜土渾軍三百多人,收奪駝馬牛羊四千頭。
“先取山西十二州,別分子將打衙頭。”
“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過黃河,萬里征人盡漢歌……”
六月中旬,當《大陣樂》的歌聲重新激蕩于敦煌城外,在田間除草的敦煌百姓紛紛冒頭,錯愕看向官道。
三辰旗在官道上招展,凱旋而歸的歸義軍在張議潮的率領下,押送著三百多名土渾俘虜向敦煌靠近。
與此同時,敦煌城南門也徹底打開,高進達率領敦煌上百名官員出城迎接凱旋大軍。
“高進達,恭喜節度使凱旋而歸!”
“恭喜節度使凱旋而歸……”
城外官道上,百余名官員在高進達的率領下作揖唱聲,使得四周百姓得知了張議潮深入土渾境內作戰并凱旋的事情。
“近來可有什么消息?”
張議潮凱旋而歸,整個人精氣神都充足了不少。
在他身后的將士們雖然瘦了許多,可他們此戰俘獲的數千頭駝馬牛羊,足夠他們在休整后吃回來。
“節度使,確實有些事情。”
高進達作揖道:“出使長安的王景之回來了,并且帶回來了圣旨。”
“不過他回來的這半個多月時間里,他堅持要等到您回來才公布圣旨內容。”
“回來就好。”張議潮頷首,并不覺得王景之的行為有什么不對。
如果圣旨是至尊和門下省發給他的,那王景之自然要等自己回來才能公布。
他回頭看向李恩等人:“我先回衙門沐浴更衣,一個時辰后召集城內文武官員,在衙門宣讀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