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見狀小聲提醒:“節帥,夫人剛剛勞累,一時半會恐怕醒不過來,您不如還是去東花廳等著吧?”
“好!”劉繼隆秉著專業事情交給專業人的原則,不舍的看了看封徽。
好在她雖然沒有動靜,可呼吸卻十分均勻,不像有事的樣子,劉繼隆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他走出臥房,當即見到一名嬤嬤在外等待。
“節帥,高長史請您去外院正堂。”
“好,我這就去。”
劉繼隆應下,隨后提醒道:“若是細君醒了,立馬派人告訴我。”
他眼見嬤嬤應下,隨后才抬頭走向了外院正堂。
待他抵達時,高進達、李商隱、崔恕、曹茂等人已經在此等待許久了。
“節帥,夫人她……”
“母子平安,不用擔心。”
劉繼隆回應眾人,隨后便坐在主位。
主位案上已經擺上了許多文冊和書信,這些都需要劉繼隆處理。
“節帥,這些都是東邊和南邊、西邊送來的消息,您恐怕得看看。”
高進達作揖行禮,劉繼隆頷首后,當即將這些東西一份份閱覽。
眼下已經是八月末,其中魏謨停罷口馬貿易的事情,已經通過楊復恭的書信告訴了劉繼隆。
對此,劉繼隆倒是不覺得奇怪。
魏謨雖然正直,但卻并不迂腐,并且很有政才。
西川饑民在他的治理下得到妥善安置,加上秋稅收入府庫,西川錢糧即便起運長安,剩下的錢糧也足夠西川大修南部關隘了。
東川饑民本就不多,加上崔慎由到任太晚,不等他做出安排,許多饑民便被官吏聯手販賣隴右。
山南西道的盧鈞雖然不管事,但在賑濟災民這方面還是很上心的。
加上北部饑民逃入隴右,山南西道整體承平,府庫中積蓄的錢糧,足夠安置受災饑民。
正因如此,涌入隴右的人口,也從每日上千人,變成了每日十數人。
“七個多月時間,光山南西道就逃入一萬四千二百余人,口馬貿易流入三千四百五十一人。”
“東川口馬貿易流入五千七百六十五人,逃入九千四百余人。”
“西川口馬流入一萬九千四百五十七人,逃入七千二百余人。”
“在口馬這一項上,衙門便度支了七萬六千余貫。”
眼看劉繼隆合上最后一本文冊,高進達略帶感慨的匯報了口馬與人口逃入隴右的情況。
七個月下來,逃入隴右的人口在六萬左右,直接讓除宕州以外的廓、洮、疊、松四州人口破兩萬。
此外,蘭州人口破五萬,河州、岷州人口破四萬,成、武、蘭三州各破三萬。
盡管今年的戶口圖籍還沒落實,但隴右人口是必然突破三十七萬了。
只是可惜,這樣的情況不可能每年都有,至少巴蜀已經十數年沒有遭遇如此大的災情了。
“現在口馬和人口流入情況如何?”
主位上,劉繼隆也知道這種情況可遇不可求,因此他詢問起了饑民安置好后的人口流入情況。
曹茂聞言,當即起身作揖道:
“每個月流入的口馬數量不過三四百人,逃入隴右的百姓更少,不過一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