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休與蔣伸點頭附和,其中裴休說道:“武寧軍驕橫跋扈,早已不是一日兩日。”
“溫璋雖嚴厲,但其所行之事皆是為朝廷著想。”
“銀刀軍此舉,分明是藐視朝廷法度,若不嚴懲,恐其他藩鎮效仿,后果不堪設想。”
蔣伸眼見裴休開口,也接著緩緩說道:“溫璋雖被驅逐,但其整頓軍紀的舉措并無不妥。”
“依我所見,不如先將溫璋調往邠寧鎮暫避風頭,再選派一位得力之人前往徐州,徹底整頓武寧軍。”
他的話說出后,裴休與畢諴都十分認可,裴休也補充道:
“溫璋在徐州已無法立足,調往邠寧鎮確是上策。”
“不過徐州之事,需得一位既有威望又有手段之人,方能鎮得住武寧軍。”
裴休提出的條件有些苛刻,蔣伸皺眉道:“可如今朝中,誰又能擔此重任?”
“武寧軍驕橫已久,尋常將領恐怕難以服眾。”
裴休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安南都護王式如何?”
“此人素有威名,治軍嚴明,且曾在安南屢立戰功,若派他前往徐州,或許能鎮住武寧軍。”
畢諴聞言,微微皺眉:“王式確是良將,但他如今鎮守安南,若調離,恐南蠻趁機入侵,安南局勢不穩。”
對于畢諴的擔心,裴休先是認可,而后反駁:
“安南雖重要,但徐州之事更為緊迫。”
“只要選派一位得力將領接替王式,安南局勢尚可穩住。”
“但武寧軍若再不整治,恐成朝廷心腹大患。”
對于裴休的這番言論,蔣伸點頭贊同:“裴相所言極是。”
“王式若能平定武寧軍之亂,朝廷威信必將大增。”
“至于安南,可派蔡襲或康承訓接任,二人皆是有能之將,足以鎮守。”
眼見蔣伸同意,畢諴也只能點頭道:“那便如此吧。”
“好!”裴休緩緩起身,對二人作揖道:
“既然如此,那勞請二位與我走一趟咸寧宮,請陛下決斷!”
“請……”二人紛紛起身示意,隨后跟隨裴休向咸寧宮走去。
與此同時的咸寧宮內,身為皇帝的李漼正倚在軟榻上,手中捧著一本《紅樓夢》最新冊,神情專注。
自上次得知神策軍內部腐敗,北司宦官更是光明正大吃空餉后,他便不再提討平隴右的事情,而是每日沉浸在咸寧宮、紫宸殿內聽樂看書。
聽樂還是老一套,無非就是讓伶人和樂師表演,而看書則是去翻看劉繼隆的。
當然,用他對李梅靈的話來說,那是審視和批判,從中找出劉繼隆大逆不道的罪證。
但事實是怎樣的,從他長期扣留李梅靈留下的那三套就能看出。
此刻的他靠在軟榻上,一邊翻閱,一邊暗自思忖:
“劉牧之此人,雖大逆不道,但這書卻寫得極好,就是寫的太慢了……”
正當他思索之際,田允卻走到了他身旁,輕聲稟報:“大家,三位宰相求見。”
李漼聞言,放下書冊,淡淡道:“宣他們進來吧。”
“是……”田允聞言應下,隨后退去偏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