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鎮兵馬,即便無法將賊寇剿滅也就罷了,為何還反被賊寇設伏大敗,喪師數千?!”
紫宸殿上,李漼質問群臣,群臣皆默不作聲。
這個問題不僅在皇帝看來令人無法理解,便是他們也無法理解。
令狐綯節制六鎮,兵馬五萬之眾,結果還不抵四萬余盜寇。
現在不僅被龐勛設伏大敗,丟失大半個兗州,南邊的王仙芝也殺入楚州,直奔揚州而去。
原本以為徐宿之圍解除,漕運能夠恢復正常。
現在看來,漕運不僅不能恢復正常,就連揚一益二的揚州都要被賊寇縱兵劫掠。
想到這里,李漼的脾氣也不免上來了,質問道:“諸卿為何沉默不語?!”
眼見皇帝生氣,路巖率先走出安撫道;“陛下,此事實乃令狐使相疏忽所致。”
“臣建議諸鎮嚴防死守,另罷令狐使相淮南節度使及諸鎮節度使,河南東面討擊使等官職,調往鳳翔擔任節度使。”
“至于河淮平寇之事,臣以為,不如以宣武軍節度使李福來統領諸鎮剿賊!”
“陛下,臣以為不可!”高璩一如既往的駁斥了路巖提議的人選。
好在路巖這些天養氣功夫見長,并未與他計較,而是向他作揖道:“高相以為如何?”
高璩并未理會路巖,而是對李漼作揖道:“陛下,臣以為李福雖有將才,但實無統籌全局之才干。”
“不如以朝中左金吾衛大將軍王小年出任諸鎮節度使,河南東面討擊使來平定賊寇!”
高璩話音落下,隊伍中的王式心下一動,但他并未毛遂自薦,因為他清楚皇帝不太信任他。
不過相比較他的通透,廟堂上的不少官員紛紛點頭,隨后作揖舉薦。
“陛下,臣以為王金吾可為討擊使平賊。”
“陛下,臣附議……”
“陛下……”
不少官員都站出來表態,李漼聞言略皺眉頭,路巖察覺他表情不對,連忙道:
“陛下,不如以王式為淮南節度使,淮南道討擊使平賊,再以宣武軍節度使李福為河南東面討擊使平賊如何?”
李漼聞言稍稍放心,隨后目光看向蔣伸:“蔣相以為如何?”
“臣以為,此計不錯……”
蔣伸畢恭畢敬的回答著,他不善兵略,這種事情他向來不怎么干涉。
李漼見狀頷首,隨后目光看向隊伍中的王式:
“既然如此,便以王式為淮南節度使,淮南道討擊使南下,不日平賊。”
“臣王式,遵旨……”
王式站出來畢恭畢敬的作揖行禮,隨后重新回到隊伍之中。
與此同時,蔣伸也作揖行禮道:“陛下,日前秦州奏表,言隴右劉牧之已經接旨,只等朝廷所派采訪使抵達渭州隴西縣。”
“好!”李漼緩了一口氣,心道總算聽到了個好消息。
“既然如此,那依舊按照此前所定,以楊知溫、張淮銓二人采買糧秣,以充實關中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