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苦口婆心的說著,但祐世隆卻臉色若寒冰,十分難看。
他思考再三,最后不甘道:“等攻下了嘉州,劫掠了成都府,朕會再考慮董清平您這番話的。”
“在此之前,還請您返回陽苴咩城,為朕調度錢糧兵馬。”
祐世隆是董成看著長大的,他自然知道祐世隆并未將自己的言論聽進去,所以只能無奈道:“臣、告退……”
恭敬行禮后,風塵仆仆趕來前線的董成,佝僂著背影離開了前線。
與此同時,趙諾眉也征調了嶲州、黎州境內的蠻人,帶著他們沿著大渡河北岸向嘉州開路而去。
在他們明面進攻邛崍城,暗地開路偷襲嘉州的同時,長安城也迎來了一位功臣。
“大唐萬歲!大唐萬歲!!”
“王使君萬勝……”
長安城內,朱雀天街被無數百姓包圍,數萬百姓自覺來到天街兩側,為這位討平賊寇,疏通漕運的官員慶賀。
哪怕是角落的乞丐,此刻也挺起了胸膛,高聲呼喚起了“王使君”。
他們口中的王使君,正是從河南道討賊歸來的王式。
此刻的王式騎在馬背上,身邊被近百名神武軍包圍并拱衛著。
望著百姓們為自己慶賀的模樣,王式內心百感交集。
二十年前,他因為與王守澄有交集而被朝廷冷落晉州,只能庇護晉州百姓不受韃靼入寇。
二十年后的今日,他卻成了長安百姓慶賀的英雄。
二十年的時間,他從三十四歲走到了五十四歲,終于得到了朝廷與百姓的認可。
想到這里,王式不免覺得,此生也算起落有序,沒有任何遺憾了。
在百姓的簇擁下,他前往了大明宮,登上了紫宸殿。
“傳圣意,擢授淮南節度使、諸鎮招討使王式為司徒、兵部侍郎、山南西道節度使。”
“東川利州,本屬山南西道,昔年劃歸劍南東川所轄,而今劃歸山南西道。”
“文州、扶州、龍州、綿州,昔年為東川所轄,而今劃歸東川,以東川節度使高駢制之。”
王式才登上廟堂,便引來了朝廷的冊封,以及昔年針對隴右情況改變的部分州縣劃歸也隨之回到了會昌年間的地位。
昔年文扶龍綿四州劃歸西川,是為了防備逃民北上,同時方便收回隴南七州。
利州之所以劃給東川,也是因為山南西道總是管不住逃民逃亡隴右,繼而劃歸東川。
如今各州各自劃回本屬,也是因為時局所致。
首先是西川的防務壓力太大,所以只能把文扶龍綿四州劃回給東川,讓東川的高駢想辦法守住這四個州,擊退入侵的多康吐蕃。
利州劃回山南西道,也是因為山南西道節度使盧鈞在半個月前病逝,朝廷準備讓王式前去整頓山南西道兵馬政務。
王式能如此快速的討平河淮賊寇,他的政治能力并不差。
從朝廷的這一系列布置中,他隱隱感覺到了朝廷似乎在準備應對另一場戰事。
整個西陲,值得朝廷那么對待的,似乎只有盤踞隴右的劉繼隆。
想到這里,王式不免皺眉,他似乎知道了朝廷為何突然加稅了。
不加稅,哪來的錢糧討平隴右……
“臣王式,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