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嘲笑他們,崔鉉當即派出輕騎傳令,同時派出塘騎偵查蠻軍在漢源、通望兩縣的兵馬數量。
結果如崔鉉所料想的一樣,祐世隆僅僅留下范脆些所率的五千精騎,另外招募了嶲州、黎州等地的近萬群蠻來固守,其余兵馬已經被祐世隆帶走了。
得知蠻軍情況不佳,崔鉉立馬調集了黎州、雅州各處兵馬,準備一舉收復黎州失地和嶲州來逼祐世隆回防。
一時間,西川各處兵馬都調動了起來。
崔鉉原本謀劃反攻維州、茂州的計劃也宣告破產,改為了謀劃黎州和嶲州失地。
在西川的兵馬調動時,祐世隆率軍一路北上,成都府集結兵馬于眉州彭山江口,試圖阻礙蠻軍渡過長江(岷江)。
祐世隆令三軍打造渡河舟船,因此耽擱了三日時間,而此時的楊復光已經率軍從成都西邊一百五十里外的故桃關撤回了成都。
本就有二三十萬人生活的成都城,此時不知涌入了多少百姓。
各處街道擠滿了人,而楊復光所率的八千步卒,幾乎沒有可供落腳的地方。
“黔中道左兵馬使索勛,見過楊監軍!”
成都外郭小西門前,三十多歲的索勛身穿明光鎧朝楊復光作揖行禮,外表看上去如四十歲般老成,說話也不如以前那般高傲了。
涼州失利后,索勛便被王宗實拋棄,丟到了黔中道擔任一州刺史。
若非大禮入寇黔中道,給予了他重新領兵的機會,他恐怕直到現在還是一個下州刺史。
黔中道的環境并不好,近百索氏族人南下,不少人都死在了水土不服上。
便是索勛的父親索忠顗,也由于前些年與宋涯一同防守大禮時,在黔領西南的地區患病而卒,享年僅五十二歲。
事后朝廷雖然追贈其兵部侍郎、銀青光祿大夫及清州縣子的官職爵位,但人死不能復生,索勛因此遭受了不小的打擊。
如今的他,早已沒有了曾經的意氣風發和高傲,只剩下了沉默與淡然……
“聽聞黔中僅八千余兵馬,而朝廷征調七千兵馬,敢問索兵馬使麾下有多少新卒,多少老弱?”
楊復光沒有時間和索勛虛與委蛇,他需要盡快搞清楚手上能動用的兵馬數量,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成都城并不堅固。
自秦代張儀始筑成都城開始算起,直到一千二百余年后的如今,成都的城防主要依賴秦代城垣。
雖有西漢及隋代兩次較大規模擴建,但均不如秦城堅固,筑成未久即逐漸敗落。
秦城坦雖然工程質量高,建筑堅固,但畢竟是夯土城,實際上已難以承擔城防責任。
若是兵馬不足,自然無法守住成都城。
“末將手中有精銳老卒三千人,余下四千盡為操訓不足三個月的新卒。”
“此外,四千新卒甲胄不全,急需補充。”
面對楊復光的詢問,索勛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開誠布公的告訴了楊復光,黔中軍的具體情況。
楊復光聞言眉頭微皺,但還是說道:“操訓三個月,總比沒有操訓得青壯要好。”
“成都武庫中甲胄不少,我可盡取出,交付索兵馬使。”
“蠻軍自南邊攻來,必然會率先進攻城南的萬里橋門。”
“成都城池盡是石橋,守橋總比守城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