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俘虜劉繼隆而釋放,再招撫張淮深入朝,那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阿娘讓我來問問阿耶,想讓我何時出嫁?”
李梅靈的話如晴天霹靂,讓李漼大腦空白的同時,不免反應強烈道:“她又管你這些事情作甚?!”
“偌大的大唐,難不成還養不起朕的女兒嗎?!”
李漼對郭氏也算情真意切,但嫁女兒這件事,他還沒有做好準備,更何況還是嫁自己最喜歡的女兒。
“女子總歸要嫁人的。”李梅靈哭笑不得,李漼卻強硬道:“汝甚小,何以持家?”
“且等個三五年,待朕精心挑選,必要選個能文能武,有探花郎那般容貌的郎君給你。”
“何來的這般人物?”李梅靈不知道該說什么,李漼卻看向田允:
“讓禮部、吏部注意著,這幾年科舉的探花郎都要選能文能武,長相俊朗,家世不落的。”
“這……”田允不知道該說什么,畢竟李漼所說的這種人,通常很小就被各大世家定下姻親了。
唯一被皇家截胡的,唯有時任河南尹的鄭顥,但鄭顥與萬壽公主不和的事情,幾乎是朝野皆知。
昔年鄭顥彈劾白敏中成功后,萬壽公主與其發生爭吵,鄭顥甚至破口大罵白敏中壞了他的好姻緣,惹得萬壽公主告狀告到了宣宗李忱的面前。
此事傳出后,鄭顥便被一直留在洛陽,而萬壽公主則是依舊住在長安。
聽聞夫妻決裂后,鄭顥便突然病重,而青梅竹馬的盧氏只是經過洛陽看了一眼他,他便大病好轉,這幾年在洛陽待得不亦樂乎。
萬壽公主幾次來找李漼這個弟弟,希望把鄭顥調回長安,李漼也都因為些許事情耽擱了。
如此可見,這種世家子弟對于娶公主的怨念有多深。
李梅靈雖然溫柔體貼,不似萬壽公主那般驕縱,但也不會有幾個世家子弟愿意迎娶她。
“你這閹奴為何支支吾吾,莫不是朕家的女子不如外家乎?!”
李漼瞧見田允支吾的模樣,不免生氣質問起來,田允見狀則是連忙跪下:“陛下息怒,奴婢只是在想,可有相熟的世家子弟符合條件。”
“哼!”李漼聞言坐下,事后詢問道:“可有人選?”
“倒是聽聞京兆韋氏,昔年武昌節度使韋愨(què)長子韋保衡有才學,容貌中上,進士及第后擔任起居郎,只是陛下不常讓起居郎入咸寧宮,自然少見。”
“韋保衡?”李漼想了想,根本想不起來是誰,但聽后還是點頭道:“為人品學武功如何?”
“品行倒是沒有太大問題,武功不曾聽聞,但聽聞馬術不錯。”田允如實交代。
李漼聞言滿意道:“馬術不錯,那武功必然不錯。”
眼見自家阿耶露出滿意之色,李梅靈不免皺眉道:“您真要將女子嫁出去?”
“女子總歸要嫁人的,更何況這韋什么的這個男子也不錯。”李漼起身來回渡步,仿佛為了說服自己而呢喃道:
“更何況他沒了父親,你嫁過去也不用伺候公公,可惜……若是其母親也不在世,那便更好了。”
李漼看向田允:“這韋什么的男子,可還有母親在世?”
“尚在人世,聽聞剛過五旬。”田允不緊不慢回答,李漼聞言有些遺憾。
遺憾過后,他目光看向李梅靈:“要不要召他前來看看?”
“不見!”李梅靈皺眉起身,恭敬行禮道:“兒臣身體不適,便不與陛下共用膳食了。”
話音落下,她冷著臉往外走去,李漼連忙追上去:“囡囡生氣了?”
“囡囡?囡囡別走啊……”
任憑李漼怎么哄,李梅靈都沒有停下腳步,直接走出了咸寧宮,往自己的寢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