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論騎兵作戰,不管是李思恭還是朱邪赤心,他們都比周寶要更為熟練。
雙方只是目光對視,當即便抖動馬韁,率領本部一分為二,往隴右精騎左右兩翼包抄而去。
“直娘賊的!!”
周寶破口大罵,但大罵過后,卻還是率領本部千五百余精騎發起沖鋒,準備正面面突。
自鐵甲大量裝備以來,箭矢便很難破防甲胄,騎兵使用弓箭抵近面突無疑成為了最為致傷的手段。
隴右軍從正面看上去就是具裝騎兵,朱邪赤心等人自然不會傻乎乎的與他們沖擊。
遼闊的草原上,他們一分為三,以黨項精騎、沙陀精騎為左右翼,朔方精騎為主馳進。
只要他們的判斷沒有錯,那就可以趁隴右騎兵來不及分兵前,以騎射面突,自左右翼乘掩,且馳且射。
只是他們的判斷從一開始就錯了,因為隴右精騎突擊的速度很快,甚至不輸于他們且馳且射的速度。
“曹茂!”
鐵胄下,劉繼隆沉穩開口,同時從馬鞍上抽出箭矢與赤色旗幟,呼吸間揮舞出旗語。
“末將領命!”
曹茂看懂了旗語,當即放回弓箭,拔出赤、黃兩面旌旗在頭頂揮舞。
待到揮舞三轉,他收回旌旗,而隊伍之中的令旗兵已經開始揮舞手中那長長的旌旗。
大軍一分為三,并且漸漸散開,并未組成騎墻進擊,而是一同擺出了騎射的架勢。
“叵耐的殺才,這支馬甲兵的馬甲怎地這么奇怪?!”
馬背上,除了正面戰場的周寶沒有發現,朱邪赤心及李思恭都從側翼發現了隴右騎兵馬甲的不對勁。
不等他們做出反應,雙方便已經接近到了百步之內。
百步距離,在雙方都在疾馳的情況下,實際上也不過幾個呼吸罷了。
雙方各自張弓搭箭,馳騁間距離十余步時分別交錯而去,張弓射箭。
箭矢成批瞄著敵軍的面部及馬腹射去,陡然間便有無數人落下馬去,人仰馬翻者數以百計。
第一輪面突,無疑以隴右騎兵勝出,但騎兵的騎射并非一輪結束。
依仗胯下馬匹未著馬甲的矯健,黨項、沙陀兩部精騎馳騁出去百余步后便調轉了馬頭,依仗靈活性和速度,準備在隴右騎兵前面發起第二輪面突。
只是當他們調轉馬頭,這才發現不等他們發起沖鋒,隴右的騎兵不過沖出去二百步不到,便也跟著調轉了馬頭。
“直娘賊,披馬甲的騎兵哪里能這么快調轉過來?!”
李思恭與朱邪赤心破口大罵,隊伍中的朱邪翼圣也難得露出了錯愕和驚詫等表現。
“阿爸,這支騎兵不對勁,小心應付!”
“我曉得!”
父子二人對話間,劉繼隆所率中軍也沖向了周寶所率的精騎。
周寶及其麾下精騎畢竟只訓練了一年半載,加上沒有經過生死搏殺,他們根本不敢抵得太近來面突。
他們沖向隴右精騎的同時,不過在三十步左右,便射出箭矢,倉皇撤退。
他們將后背露了出來,隴右的精騎追擊十余步后,在距離他們十余步外張弓搭箭。
不少馬匹中箭栽倒,那些被甩飛的精騎根本不用特意照顧,馬軍踐踏而過后,便只剩一團爛肉了。
周寶所率精騎的表現被沙陀、黨項等外圍精騎看在眼里,將軍情傳往了中軍。
李思恭、朱邪赤心等人知曉后,心里一沉,當即便知曉了這場戰事的走向。
“趁著這次面突,往南邊追去,帶著軍營的乘馬立刻繞道回朔方!”
“走!”
戰事不順利,周寶麾下精騎表現著實難看,繼續面突交鋒下去,他們只能獲得更多的死傷,無法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