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淮流民、本屬朕之赤子,天平將士,皆是功臣。困于嶺西,脫身無路,方才不得已為亂。今朕下詔招諭,以同平章事劉瞻充招撫使。”
“若棄逆歸順,一切不問,以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其余歸順將士盡皆解散歸鄉。所在誘諭,務稱朕意。”
咸通七年十月初七,當長安的招撫分別送抵光州與泰山境內后。
面對朝廷的招安,本就毫無大志的王仙芝立馬心動了。
“左神策軍押牙、監察御史……”
光州州衙內,王仙芝望著這份圣旨,臉上意動之色無需言表。
眾人瞧他這模樣,紛紛激動起來,盡皆開口道:“節帥,這朝廷招安,給了我等什么官職?”
尚君長、尚讓、柳彥璋、曹師雄、畢師鐸等人紛紛投來期待的目光,王仙芝聽后這才仔細查看,卻發現朝廷只給予了他一人官職,并未給他麾下將領官職,這讓他有些窘迫。
“這……”
王仙芝猶猶豫豫,眾人見狀便明了了朝廷態度,柳彥璋更是直接罵道:“招安!招安!招個甚鳥安!”
“朝廷瞧不起我們,那便鬧些事情來,好教朝廷知曉我等厲害!”
“是極!”
曹師雄與畢師鐸先后開口,尚君長與尚讓對視過后也道:“節帥,能否將圣旨給予我兄弟一觀。”
王仙芝心里不太情愿,但又不好拒絕,最后還是遞出了圣旨。
尚君長與尚讓見狀,臉色均不太好看。
尚讓更是直接開口道:“節帥,朝廷要您解散部眾,前往長安擔任京官,可您是否曾想過,您若是解散部眾,那您還有什么本錢和朝廷討價還價?”
“等到了長安,您便就只有受人擺布的份兒。”
“而且節帥,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嗎?”
尚讓的問話讓王仙芝不由迷惑起來,他皺眉道:“我能是什么人?”
眼見王仙芝如此,尚讓忍不住搖頭嘆氣:
“如果您只是個“脅從”,朝廷還有可能放過不問,可你是“賊首”啊!”
“即便您解散了部眾,歸順了朝廷,可朝廷能對您放心嗎?”
“恐怕日后您只要稍有嫌疑,朝廷便隨時要置您于死地。”
“須知在本朝之初,雄踞江淮的草軍統帥杜伏威便曾審時度勢,認為天下必將為大唐一統,于是向朝廷稱臣。”
“朝廷得知后,也是要求其放棄部眾,前往長安朝見,并在長安為官,以身為質,使朝廷因此而輕取江淮。”
“高祖皇帝李淵,起先雖給了杜伏威極高的禮遇,并賜姓“李”,編入宗室的家譜,封為吳王,但大唐平定天下后,他還不是成為了李淵的眼中釘、肉中刺,最后落得個削爵革職,抄家沒產,逮捕入獄,妻兒全部送入官府為奴的下場。”
“節帥,您不妨想想看,論功績、實力、官職,您有哪一項比得上當年的杜伏威?”
“杜伏威入朝后都保不住自己的性命,您憑什么認為你入朝就能幸免?”
“就算不提杜伏威,可昔年王守文、吳煨二人可曾幸免?”
尚讓看得十分透徹,畢竟他比歷史上多了幾年為寇招安、南下戍邊的經歷。
只是王仙芝聽后,卻依舊瞻前顧后,似乎想要反駁尚讓所說,又找不出理由。
尚讓見狀,不由得對王仙芝生出幾分失望。
在尚讓看來,朝廷的這次招安根本沒有誠意,但卻并未讓人感到意外。
讓人意外的是,它竟然差點兒就說服王仙芝了,這不由讓尚讓對王仙芝這個“節帥”產生了失望與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