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唐軍自與漢軍交戰來,軍將牙將屢次拋棄兵卒,似乎已經成了常態。
“殺!!”
“棄兵降者不殺!!”
漢軍一手強攻,一手招降,頓時便讓本就動搖的唐軍開始出現棄兵投降者。
李昌符剛剛率領三百余騎兵撤出戰場,好不容易重振隊伍,耳邊便傳來了漢軍的招降聲。
盡管已經受挫,可李昌言并不認為自己會輸。
只是當他回頭時,卻見唐軍步卒中,竟已然出現了棄兵投降之人。
“吹號角!”
“嗚嗚嗚——”
李昌符見狀急忙吹號角,而這時已經丟棄軍械的部分唐軍才發現李昌符并未舍棄他們。
他們試圖拾取兵器,可陣腳松懈后,漢軍已然掌握了主動權。
眼見他們試圖還擊,無需任何號令,四周漢軍便開始了砍殺及威嚇:“敢拾兵者殺!!”
“棄兵降者不殺!”
霎時間,數十上百名唐軍被漢軍圍攻而死,余下唐軍眼見局勢不妙,負責指揮的幾名列校當即鳴金撤兵。
“鐺鐺鐺”的鳴金之聲響起,唐軍陣中兵卒調頭便要撤回輜重車營內。
李昌符見狀,雖然惱怒他們臨陣脫逃,但還是不得不率領精騎為他們斷后。
只是這次他率領精騎發起沖鋒后,沒有再貿然與漢軍短兵交擊,而是利用騎射來襲擾竇銑這支兵馬。
與此同時,竇銑眼見李昌符率精騎而來,倒也沒有貿然追擊,而是繼續駐守河岸邊,將俘獲的唐軍看住時,同時派人返回南岸,將弓弩箭矢帶回北岸。
數百唐軍撤回了營內,李昌符也率領精騎回到了輜重車結成的臨時車營中。
他掃視己方兵馬,臉色漲紅。
原本五百精騎只剩三百多,而一千步卒更是僅有五六百人撤回。
河灘處躺滿了唐軍的尸體,被俘的二百多唐軍也在漢軍監督下脫甲棄兵,再難以威脅到漢軍。
李昌言氣憤得臉色漲紅,而這時西邊更是傳來了噩耗……
十余名塘騎從百里城方向疾馳而來,他們見到此地情況,臉上表情驟變,但很快便被人帶到了李昌符面前。
“李都將,楊副使率軍出城遭叛軍埋伏,我軍喪師什九,僅百余人逃回百里城。”
“叛軍精騎近萬,已然包圍百里城,楊副使請鄭相馳援百里城……”
“你說什么?!”李昌符瞪大眼睛,四周唐軍也面面相覷。
要知道他們還準備向百里城求援呢,現在百里城都被重創包圍了,那他們怎么求援?
更重要的在于,百里城被包圍了,靈臺縣又丟失,那他們豈不是被包圍在了百里城和靈臺縣之間。
想到這里,李昌符眼神閃爍,當即看向左右,眼見局面如此,他立即開口道:“趙列校,你率步卒在此駐扎,某親率精騎探查百里城情況!”
他話雖如此,可是在吩咐過后,卻悄悄令人先護送負傷的李昌言向西去,隨后率三百精騎離開了此處戰場。
“別將,他們怎么分兵了?”
河灘上,漢軍眼見唐軍分兵,李昌符率精騎撤往百里城去,不免對竇銑詢問起來。
竇銑眉頭微皺,卻也不清楚發生了什么,只能下令道:“把此事傳回本陣,稟告漢王。”
“是!”左右校尉作揖應下,緊接著派人走達溪水南岸返回本陣。
一時間,此處的漢唐軍隊陷入對峙,而東邊的鄭畋及劉繼隆也對峙得差不多了。
鄭畋眼看三軍交替休整了半個多時辰,當即看向王式:“可以撤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