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高駢能在這個時候遷徙漢人進入黔中道,擴修當地驛道,那倒是方便了劉繼隆日后占據黔中,利用黔中官道進攻大禮,收復云南的計劃。
漢軍對百姓畢竟比較懷柔,強行遷徙這種事情,有些吃力不討好。
但若是這件事由高駢來做,而漢軍在之后作為解救者將被強行遷徙的百姓解救,那黔中百姓自然對漢軍歸心。
至于解救過后,百姓是否會返回三川,這倒不用擔心。
當初尚摩鄢強行擄掠百姓并交給漢軍,安置在當初的劍南六州。
后續漢軍打入三川,也有許多百姓希望遷回原籍,結果他們原本的土地都被后來的移民占領耕種。
除了少量百姓寧愿舍棄一切,留在原籍開墾荒地,重新恢復生活外。
其它大部分被遷往劍南六州的百姓,基本都在六州安家落戶了,留存率高達七成。
若是黔中的百姓也是如此,那也省去了劉繼隆開發黔中的不少力氣。
這般想著,劉繼隆對高進達說道:“我們現在不用管他們,只要好好練兵,將官道和水渠堰堤盡數修葺,復耕關中數百萬畝荒地,屆時任何勢力都難以抵擋。”
“是!”高進達頷首應下,劉繼隆則是詢問道:“三川那兩處造船廠的情況如何,眼下能造出多大料的舟船?”
高進達聞言停頓片刻,幾個呼吸后才說道:“瀘州、渝州兩處船廠,眼下募有船工四千二百人。”
“他們與盤堤船廠的船工交談后,眼下可以造出十五丈長的一千二百料戰船,比荊南水師的戰船還要堅固高大。”
“不僅如此,船廠內已經下水了十二艘一千二百料戰船,以及二十艘八百料戰船。”
“不過東川歸耿明節制,耿明不善用水軍,因此他還請表將水軍交給張三郎節制。”
耿明不貪戀權勢,這是劉繼隆很喜歡他的一點。
更何況張武自小在水上討生活,水軍交給他,確實比交給耿明要好。
因此面對高進達這番話,劉繼隆便不假思索道:“將水軍劃歸西川管轄,另外令張三郎編練水軍五千,日后我們攻打山南東道時,必然用得到。”
“是……”
高進達應下,劉繼隆見狀也說道:“先讓高駢和黃巢在嶺南爭斗爭斗,等到今年入冬,三川的兵馬也差不多練成了。”
“趁此機會,我們先將三川全境收復,屆時再將目光投向東都及河淮。”
“是!”高進達應下,同時又說道:“殿下,您準備怎么處置河南地的黨項諸部?”
“黨項?”劉繼隆皺眉:“他們鬧事了?”
“并未,只是總得處理不是?”高進達搖頭解釋,劉繼隆聽后也頷首表示認可。
李思恭等人占據河南地游牧,漢軍占領關中后,李思恭便派人送來了降表。
看得出,他被劉繼隆收拾不輕,并不認為唐廷能敵得過劉繼隆。
對此,當時劉繼隆忙于治理關中,根本無心處置他們,只能暫時擱置。
現在關中和關內道都走上正軌,差不多也可以想想怎么解決這二十幾萬黨項人了。
想到這里,劉繼隆又想到了一件事,不免看向高進達:“昔年你前往長安時,曾被黨項人所劫持,囚禁半載才得以脫困。”
“若是你想,眼下倒是可以……”
高進達搖頭打斷了劉繼隆的這番話,并作揖道:“昔年的苦難,臣早已忘記了,如今他們皆是您的臣子,該如何處置他們,該由您決斷。”
見高進達沒有報仇的想法,劉繼隆沉吟片刻后,方才開口說道:
“吾想要將他們遷往山南東、河南、淮南三道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