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并不在意,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高王,他們分兵了!”
張璘忍不住開口,而高駢也看到了正在分兵,試圖佯攻左右兩座荒山的漢軍。
“我軍居高臨下,守城器械充足,不必驚慌!”
高駢安定諸將,隨后便沉下心來,打量眼下戰場。
漢軍兵分兩路,左右各調遣五千人攻山,余下三萬余兵馬則是駐扎官道上,延綿數里,等待策應左右兩翼攻山兵馬。
唐軍的布置也相差不多,千佛寺布置兵卒七千,南側荒山布置兵卒七千,官道上布置二萬二千余兵馬。
唐軍兵力比漢軍少,但占據地利,所以高駢絲毫不慌。
甚至他也想到了劉繼隆有可能會派兵繞后,故此將軍中三千精騎布置在后方巡哨,以便及時傳訊。
在他看來,他的布置已經萬無一失,如今比的就是兩軍的素質和組織力。
他知道兩軍的差距,但只要他能在此地與劉繼隆交鋒,他就能憑借此役戰果,繼續獲得朝廷信任,繼而幫助他日后控制湖南。
“呼……”
他長舒一口氣,而此時的漢軍已經開始沿著那不算陡峭的山坡開始了攀爬。
五千漢軍開始向上進攻,距離唐軍駐隊的地方越來越近。
雖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面對漢軍帶來的壓力,不少唐軍還是有些緊張的。
他們時不時看向執旗兵手中的令旗,期待著執旗兵揮舞令旗,下令他們進攻。
只是執旗兵毫無動作,唐軍的兵卒只能繼續等待。
二百步、百五十步、百步……
眼見漢軍不斷靠近,此時的高駢起身走出帳篷,從張璘手中接過令旗,當即開始揮舞令旗。
“嗶嗶——”
“放!!”
當旗兵吹響木哨,麾下令旗,唐軍弩手率先按照軍令發起進攻。
上千弩矢居高臨下射去,宛若冰雹,砸得漢軍甲胄作響,而漢軍自己也因為爬山而累得氣喘吁吁。
且不提漢軍之中北人不善爬山,哪怕三川招募的漢軍,也難以適應穿著五十多斤甲胄爬山。
他們只能一邊爬,一邊休息,同時小心躲避頭頂射來的弩矢。
好在距離足夠遠,甲胄足夠厚,這個距離的弩矢只要不射中面部,基本無法造成什么死傷,只能干擾漢軍腳步。
高駢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而漢軍也著實因為箭矢干擾而不得不小心謹慎的爬坡。
耗時兩刻鐘,他們才堪堪靠近了唐軍五十步距離,而這時高駢繼續揮舞令旗。
霎時間,原本沉寂的唐軍弓箭手也開始箭雨招呼。
不僅如此,弓箭手中還有好幾名使用強弓的神射手。
他們學著漢軍的進攻方式,精準瞄準后,面突射擊漢軍。
一時間,面部中箭的漢軍不在少數,鐵包銅的面甲,很難在四十步左右的距離,擋住一石五以上威力的強弓面突。
漢軍只能低下頭,步步靠近唐軍陣地。
在高駢的指揮下,除神射手外所有弓弩手開始更換兵器,取出鈍兵與長兵,開始結陣防御。
“嗶嗶——”
“結陣!!”
王思奉眼見唐軍距離本陣不過二十余步,當即開始吹哨結陣。
聽聞哨聲,原本累得氣喘吁吁的漢軍開始集結,但速度沒有了往日那么快。
唐軍在山上以逸待勞,漢軍爬山來攻,體力自然不支。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