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們臉上流露向往,老農則是沉默著,不多時繼續招呼少年人們繼續干活。
不過似乎是因為漢軍的經過勾起了少年人們心中的熱血,他們先后開口道:
“實在不行,等我十八歲就去當兵。”
“沒錯,聽說去軍中可以識字,每年能省好幾千錢呢。”
“識字算什么,主要還是軍餉,我聽說漢軍普通步卒每個月能拿一千三百錢,騎兵每個月一千八百錢。”
“一個月的軍餉,都能買兩三石糧食,夠吃三四個月了。”
“而且我還聽說,漢軍每日能吃一頓肉,操練還能吃牛肉。”
“我長這么大,還沒吃過牛肉呢。”
他們臉上浮現向往,老農也頷首道:“當兵好,等你們能當兵,估計天下也太平了。”
“我看官軍不是漢軍對手,要不是去年鬧了旱災和蝗災,說不定漢王早就打過去了。”
“你們長大后若是真的能當兵,倒也不失為好出路,至少娶個女子安家還是妥當的。”
娶妻生子,這是頭等大事,但不管哪個時代,都會有男子受限財力而無法娶妻生子,延續香火。
不過在老農看來,如今漢王均分田地,應該不存在有人無法娶妻生子才對。
在他這么想著的同時,遠處官道上,開始陸陸續續出現漢軍的行軍隊伍。
“耶耶!是漢王殿下出征回來了!”
“什么?”
眼尖的少年人們看到了那熟悉的圖案,老農錯愕看去。
他們不識字,但他們還記得幾個月前漢王殿下南下時的場景。
如今的場景,與當初如出一轍。
“漢王殿下回來了!”
“沒錯!是漢王殿下!”
“漢王殿下回來了……”
隨著劉繼隆的大纛出現,官道兩旁的百姓紛紛叫喚著靠向官道,伸著頭仰望隊伍,試圖看到劉繼隆的身影。
盡管他們不知道誰是那位漢王,但無數百姓都依舊保持著這個姿勢。
漢軍的隊伍開始從他們眼前經過,有人遞水,有人遞出胡餅,但沒有漢軍兵卒接下,畢竟這是觸犯軍令的事情。
漢軍的軍紀,早已深入這些兵卒的骨髓,只因為每日的掃盲課,不僅讓他們明白了旗鼓號令,還讓他們知道了軍令的內容。
比起文盲,知法者才更懼怕法律,也更善于運用法律。
眼見漢軍兵卒不收,這些百姓臉上笑容更加洋溢,只因為他們愈發確定這支隊伍是漢王的那支隊伍。
這倒不是留在關中的漢軍對他們怎么了,只是因為他們鮮少能看到漢軍,所以用軍紀來判斷漢軍,成了關中百姓的必修課。
“骨碌碌……”
車輪壓過官道,本喜歡騎馬的劉繼隆,如今也不得不坐在了馬車里,只因需要他處理的政務著實太多。
六輪馬車內,劉繼隆在羅隱的幫助下處理政務,而這其中最為緊要的,除了關中水利的修葺,便是關東正在爆發的戰事。
“黃巢居然這么輕易攻破了洛陽關隘,如今還已經圍攻洛陽五日有余,奇哉怪哉……”
拿著安破胡送來的奏表,劉繼隆是沒想到,黃巢竟然那么輕易就攻破了洛陽南三關。
只是他略微思考,一想到被大唐能打些的將領不是在防備自己,就是被自己俘虜關進了臨州大獄,他便釋懷了。
“殿下,洛陽可不容易攻打,恐怕沒有數月之功,難以被黃巢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