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余將士結陣,隨后開始穩扎穩打的不斷向東邊七八里外的曲阜城靠去。
只是他們還未走出里許,便見西邊大批馬步兵烏泱泱追來,朱溫頓時不敢動陣,令三軍原地駐守。
四千馬步兵匯合后在外圍將他們包圍,指揮他們的譚凱見狀,當即命令他們下馬休整馬力,在數百步外與朱溫對峙。
朱溫見狀,立即下令向東緩慢移動陣腳,而譚凱也不著急,就這樣看著朱溫麾下兵馬不斷挪動陣腳。
待到朱溫挪動陣腳走出里許,他又率軍從容追了上去,隨后原地駐蹕,繼續看著朱溫挪動陣腳。
結陣移動,這對兵卒體力的消耗無疑很大,朱溫自然清楚。
只是曲阜近在咫尺,若是能撤入曲阜中,等待東邊朱存率軍馳援而來,他興許還有報仇的可能。
實在不行,他就只能拋棄兗州、沂州、海州,北上為葛從周他們解圍后,率大軍撤往密州了。
想到這里,朱溫咬牙繼續指揮兵馬向東前進,隨后又見他向東挪動二里,遠方曲阜城已經清楚可見。
這時,又有四千馬步兵在劉松的率領下抵達此處,與譚凱匯合后,雙方兵馬已經達到八千之數。
“大功就在眼前,難道要將其放走”
“節帥有令,等他趕來方可動兵。”
譚凱試探性詢問劉松,劉松雖說許多時候覺得李陽春有點專斷獨行,但對軍令卻不敢違抗。
見他如此,譚凱只能忍住沖動,繼續等待著。
兩刻鐘很快過去,朱溫率軍向東挪動三里,距離曲阜已經不足二里。
譚凱見狀,只能開口喚道:“即便不出兵圍攻,也要阻止他逃入曲阜才是!”
“這……”劉松有些遲疑,但這時后方卻突然響起了馬蹄聲。
二人回頭看去,只見漢軍的步卒正急行軍朝他們靠攏,而李陽春則是率領十余騎先追了上來。
“節帥,是否要出兵阻截此賊!”
譚凱見到李陽春到來,當即便詢問起了李陽春。
李陽春卻不耽誤,見到此間情況,頓時開口道:“分兵三千將曲阜包圍,再動兵將其討平。”
“若能俘獲朱全忠甚好,即便無法俘獲,也必然逼他撤入曲阜城。”
“屆時不必強攻,可將曲阜城包圍起來,將其圍困此處。”
“此前他不是在壽張圍點打援嗎既是如此,我軍便效仿他做法,在此圍點打援!”
面對二人疑惑,李陽春說出了他的推測。
李陽春準備先把曲阜城包圍起來,再出兵討擊朱溫這兩千多人。
若是能俘虜朱溫,這自然是大功一件。
即便不能,也能將朱溫圍困城內,以朱溫為誘餌來圍點打援。
擔心二人聽不懂,李陽春又特意解釋道:
“我軍雖攻入兗州收獲了不少糧草,但數萬石糧草,并不足以支撐我大軍與民夫深入四五百里對沂州、海州、密州攻城掠地。”
“我軍錢糧不多,不如將沂州、海州、密州的兗海軍吸引過來,在兗州將其擊敗后,以少量兵馬深入說降三州。”
譚凱、劉松二人聞言頷首,說到底李陽春是擔心戰線拉得太長,后勤出現問題。
此外,戰線拉的太長,也會導致兵力分散,而兗海軍在三州還有不少兵馬。
與其深入敵境作戰,不如將對方吸引到合適的地方交戰。
曲阜便是李陽春早就盯上的目標,而朱溫就是吸引朱存不得不救的誘餌。
在李陽春解釋下,譚凱、劉松等人也不再催促,隨即分兵三千準備包圍曲阜。
兗海軍中的朱溫看著漢軍突然分出三千馬步兵,并且向著曲阜而去,頓時猜到了李陽春想法。
“直娘賊,他們準備把某困死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