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身退出衙門,很快便帶人將倉庫中的錢帛盡數取出。
接下來整天的時間里,張公素與陳貢言親自前往各個營帳,將手中錢帛親手發給了軍中的軍將兵卒們。
張公素此舉,很快贏得了眾多兵卒的軍心,但以錢帛利誘所獲的軍心,始終只是一時的。
翌日卯時,隨著張公素點齊城中三萬步卒出城,與城外的八千精騎和七千鎮兵會師后,他們很快便走出了城外的羊馬墻、塹壕等工事,來到了城西的平原上。
潞縣的盧龍軍開始調動后,劉繼隆便已經接到了消息。
“傾巢而出看來他是準備跟吾拼命。”
面對沙盤,劉繼隆昂起下巴,眼底是毫不掩飾的得意。
“殿下,我軍聚兵三萬三千,其中萬八精騎,五千馬步兵和近萬盧龍鎮的步卒。”
“無需派遣步卒,以精騎與馬步兵對陣,即可獲勝!”
斛斯光躬身行禮,對此戰結果十分自信。
曹茂比他保守些,主動作揖道:“殿下,潞縣有四萬多大軍,其中精騎八千,鎮兵二萬七千,合計便是三萬五千精銳。”
“若是再加上城內近萬新卒,其部兵馬恐有四萬五千之多,不可輕敵。”
面對二人如此,劉繼隆頷首回應:“輕敵自然不可。”
“敕令,以耿瓛率五千馬步兵為中軍,曹茂、斛斯光各領盧龍、關隴近萬騎兵充作兩翼,以近萬盧龍步卒充為前軍,令張簡會節制,陳炳文從之。”
“末將領命!”帳內眾將紛紛應下,隨后便各自領令出陣。
一個時辰后,隨著遠處太陽漸漸從東方冒頭,潞縣以西的平原上,兩支大軍依然陳兵對峙。
官軍的精騎是盧龍的兩倍,而盧龍的步卒則是官軍的三倍。
由于是漢軍與盧龍混合而成的軍隊,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兩軍的陣容相比較都差不多。
對于普通兵卒來說,人一過萬無邊無際,四萬五千和三萬三千的差距并不大。
劉繼隆率領諸將登上了四丈多高的呂公車,很快便把整個戰場俯瞰眼底。
與他們舉動一致的,還有盧龍軍中的張公素、陳貢言等人。
雙方均登上呂公車,以呂公車為帥臺瞭望。
“殿下,他們這步卒便恐怕不下四萬,其中甲兵起碼三萬。”
曹茂開口說著,劉繼隆也頷首表示認可,但繼而說道:“潞縣城內近萬新卒,估計都被他拉來充場面了。”
“這些新卒不堪用,實際上我軍與他們兵力相當。”
“我們既然來攻,而他們已經迎戰,豈有不交戰的理由”
“敕令,前軍準備出陣交鋒,左右兩翼及中軍等待消息。”
“是!”
劉繼隆敕令下達,眾將紛紛走下呂公車,各自提領兵馬去了。
張簡會雖然被劉繼隆委以前軍兵馬使的重任,但實際上前軍主要是陳炳文在負責。
二人來到陣中,陳炳文便開始沉著指揮近萬步卒結直陣,稍后向盧龍軍壓去。
盧龍常年與奚人、契丹人維持治安戰,按理來說兵卒還是有一定戰斗力的。
只是盧龍軍的這些兵卒在面對陳炳文的指揮時,明顯有些出工不出力。
他們緩慢移動腳步,速度奇慢,看得陳炳文直皺眉頭,扭頭看向張簡會。
張簡會感受到目光,連忙解釋道:“并非某指使,只是軍中作戰,向來要先發開拔錢和賞錢,而我軍沒有這個傳統,故此……”
“某知道了。”陳炳文打斷了張簡會,隨即吩咐親衛將前軍的變化通稟殿下。
前軍的快馬很快來到呂公車下,不多時劉繼隆便從他口中了解到了盧龍鎮兵的變化。
“他們是準備給吾上眼藥,讓吾服軟發錢帛給他們”
劉繼隆輕嗤,他心里早就有了準備,因此對快馬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