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一統北方(萬字大章)
“蒙昧之徒王景崇泣血陳詞:曩者狂悖拒命,皆因麾下兵吏裹挾所致。”
“今河朔大旱成災,軍民唯見骨立,烽燧臺下荒草沒脛。”
“春燕猶知北歸,罪臣豈敢背主”
“伏惟陛下賜垂憫之詔,使三軍解甲還耕,老弱得粟解饑。”
“鎮冀百姓皆承雨露,罪臣愿執斧鉞,伏闕聽候發落……”
乾符二年五月初六日,當成德鎮諸州縣的旌旗紛紛放倒,城門各自懸掛白幡。
成德三州也在王景崇誅殺僅存千余牙兵后,向劉繼隆獻出降表,投降朝廷。
“以成德節度使王景崇入京,進位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充輔國大將軍,冊封常山郡王。”
“以冀州刺史宋文通檢校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千牛將軍兼右散騎常侍、博野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
“以成德兵馬使李公佺檢校正議大夫……”
五月十五,隨著夏收開展,劉繼隆站在河間縣城樓前,遠眺城外正在收獲小麥的百姓,口中卻在說著對成德主要官員的冊封。
曹茂在他身后,目光則是盯著不斷記錄的起居注郎。
直到起居注郎記錄完畢,曹茂才看向劉繼隆作揖道:“殿下,這王景崇不過是個墻頭草,何必給他如此高的官職”
“千金買馬骨,別忘了南邊還有七個藩鎮還未收復呢。”
劉繼隆回應著他,同時也開口道:“高進達的奏表吾已經看過,河北都督府的兵馬數量暫時不變。”
“眼下奚人剛剛被我軍擊敗撤回燕山北部,契丹人又好不容易侵占了朝廷的營州,短時間內不會入寇。”
“且朝廷還在幽州以南布置了五萬兵馬,等解決了成德鎮的事情,將定州、易州、滄州、德州的一萬五千兵馬納入河北都督府就足夠了。”
“屆時你和安破胡可以領兵回撤關內、河東,至于你們兩鎮的兵馬,暫時不用補足。”
“成德鎮的軍馬,你與安破胡平分,再從隴右募些軍馬前往,各自保持三千精騎,往后每年增募,至五千精騎足矣。”
眼下河東、關內兩道各有三萬兵馬,按照劉繼隆的意思,兩鎮兵力最多增至三萬五千就足夠了。
曹茂在心底盤算了下,五千精騎加上三萬馬步兵及步卒,防備漠南的韃靼人是綽綽有余了。
唯一的不安因素,只有河套南部的黨項人了。
“殿下,這些兵馬若是備邊,自然是足夠的,但河南地的黨項人……”
曹茂試探性開口,劉繼隆聞言頷首:“京畿還有兩萬馬步兵和五千精騎,若是河南地有事,可隨時馳援。”
“不過這群黨項人確實需要對付,等天下安泰,必須將他們打散遷往河淮兩道。”
關內道中河南地的十幾萬黨項人是埋在關西的一顆雷,劉繼隆暫時沒有余力去收拾他。
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他先后討滅十個藩鎮,不僅把火藥消耗一空,國庫的錢糧也被消耗了不少。
關東動兵十八萬,在河南、河北陣歿將士近萬五,殘疾更有兩千余人,合計超過萬八之數,單撫恤就需要一百八十萬貫。
此外,活下來的將士也需要犒賞,高進達運抵的那五十萬貫雖然不少,但比起立功的將士數量,始終還是太少了。
好在夏收最多半個月就結束,屆時朝廷有了足夠的錢,將士們的撫恤金便有了保障。
“敕令南衙,以火器典軍陳濟通為軍器監,軍器監增設火炮署、火器署、火藥署。”
“敕令陳濟通,就任以后,探明天下硫磺、硝石等礦藏,每道軍器坊各自生產火藥,研制火炮、火器。”
“夏收過后,敕令南衙撥發三十萬貫予軍器監,軍器監歸漢王府節制。”
“末將領命!”聽到劉繼隆的話,曹茂連忙應下,而他身后的起居注郎則是提筆不斷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