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隆記得清代中期,憑藉云南地區,清朝每年就能開採近千萬斤的銅礦,供應清朝八成以上銅錢原料。
云南的銀礦和銅礦,還有日本的銀礦,這些都是日后能穩定中原金屬貨幣市場的基石。
“先回收劣錢,然后以新錢按照市價兌換。”
劉繼隆對曹茂吩咐,隨后便走入了內院休息去了。
曹茂則是按照他的敕令,派人將敕令傳往了洛陽。
消息送抵洛陽后不久,高進達便先后將劉繼隆的敕令發往各衙門。
半個月后,朝廷的政令便傳往了關東各州,各州都知道了受災免今年秋稅,以及明年夏收過后,各地衙門回收劣錢的事情。
面對這兩條政令,受災的州縣官吏和百姓都喜出望外,而回收劣錢的事情與之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劉繼隆沒有返回洛陽,而是待在了河陰,直到關西的官吏不斷進入河南、河北、淮南等處地界,曹茂才知道了他的用意。
待在河陰,即可通過運河率先得到三道完整的人口圖籍和田畝糧冊。
除此之外,南邊的消息,也不斷通過運河送入河陰城內。
九月初五,高餅繼續動兵攻打董昌,至十月時,處州、溫州先后丟失,楊行慰則依舊帶兵在后方襲擾高糧道。
十月中旬,高攻破臺州,駐守臺州的錢謬選擇退守明州,董昌則是帶兵繼續駐扎睦州,嚴防死守。
在江南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劉繼隆則是已經得到了河南道全境的圖籍。
“昔年開元,河南道有一百四十萬戶,八百八十余萬口,而今卻不足百萬戶,僅四百八十余萬口,唉——”
手中掌握圖籍的曹茂忍不住說著,劉繼隆聽后則是在畫有地圖上的白紙上書寫起來。
他在河南道的地圖上,寫下了四百八十二萬口,隨后目光在其它諸道上打量。
“以今歲諸道奏表來看,隴右道包含安西、北庭,合計有一百六十四萬口。”
“這個數量,是昔年開元年間的三倍,也是我等十余年努力之結果。”
劉繼隆看向隴右道的人口數據,眼底儘是滿意之色,
從被吐蕃奴役繼而導致隴右不過四十余萬口百姓,且番多漢少的局面,到如今一百六十四萬口,近七成都是漢人的局面,劉繼隆耗費了整整二十二年的時間。
從他十七歲開始算起,至今三十九歲,總算抓住中原內亂的窗口期,將河西及西域充實了起來如今的隴右道,無疑是他過去二十二年時間里,最為滿意的“成果”。
關內道人口增至一百二十四萬口,比他剛剛收復關內道時,增加了近三十五萬口。
京畿道三百一十二萬口,同樣增加了幾十萬口。
山南西道一百四十四萬口,劍南道三百七十六萬口,山南東道及江陵府在內一百二十七萬口。
東畿道九十八萬口,河東道二百三十萬口,
掌握在劉繼隆手中的疆域,只有河北道和淮南道的登籍造冊還未結束,但從其余諸道來看,哪怕不算這兩道人口,朝廷治下百姓也直逼兩千萬。
若是算上河北和淮南,最少也不可能低於二千六百萬口。
對於這個數量,劉繼隆心底還是有些惋惜的。
“昔年諸道僅圖籍人口便不下四千萬,如今百年過去,我軍廢除丁,攤丁入畝,可實際查出的人口卻最多不過二千六百萬,著實可惜———“
攤丁入畝和廢除丁,這幾乎是封建時代,最能幫助朝廷統計人口的幾項政策之一。
若是在天寶年間進行這些政策,估計大唐能查出八千多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