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全線潰退
“傳殿下敕令!歸程北兵帶餉告休三月,四月初五返回原籍駐地,聽候調遣!”
“傳殿下敕令……”
乾符四年正月初五,隨著劉繼隆的敕令在快馬疾馳下傳往各方,那些被調回北方的北兵將士們也紛紛歡呼起來。
從普通將士到各自率軍返回北邊的各軍別將,全軍喜色肉眼可見。
原本腳程緩慢的各支兵馬,紛紛在敕令傳達過后變得飛快。
不過北兵調回北方的做法,也令前線陷入了各部磨合的問題中。
從江淮南下的十二萬大軍,與原本就在前線的江淮三川等近十萬兵馬開始磨合。
磨合期間,漢軍的兵鋒不可避免的有些停滯,前線一時間竟然僵持了起來。
“眼下還是正月,殿下也太著急了,某倒是覺得這正月的嶺南并不熱,反而剛剛好。”
“確實,若是把那七萬多北兵留下,配合十二萬江淮新卒齊頭并進,說不定能趕在入夏前收復嶺南,何必著急調回中原……”
樂昌衙門內,眾將圍著沙盤,打量嶺南局勢的同時,也忍不住抱怨起了劉繼隆將北兵調回北方的敕令。
畢竟在他們看來,只要北兵繼續在南邊待兩三個月,收復嶺南道指日可待。
如今將七萬多北兵調走,雖說調來了十二萬江淮兵,但江淮兵畢竟只入伍了一年,戰斗力和關東的北兵根本比不了。
“好了!”
忽的,王式的聲音突然出現,眾人紛紛閉上嘴巴,目光朝著堂外看去。
但見王式帶著陳靖崇走入堂內,令人紛紛側目。
畢竟幾日前還有消息說王式率兵駐扎在虔州,如今看來,虔州的兵馬應該是交給了陳瑛統轄,而王式則是親自來到了樂昌。
眾將還在猜測,王式卻主動表示道:“調兵北上,乃是老夫主動向殿下奏表的。”
“韶州多山林,汝等自然覺得此時舒爽至極,可再過一個月后,汝等便會覺得有些許濕熱,而南邊的廣州及嶺東、嶺西各處更不用多說。”
“再過一個月,汝等便知道老夫所言是真是假了。”
縱使王式已經如此篤定的與眾人解釋清楚,可眾人卻依舊面面相覷,顯然并不相信王式的說法。
對此,王式只能搖搖頭,接著說道:“老夫從江西等處拆卸了戰船之上火炮六十門,眼下均已經抵達虔州,只需要十日便能抵達曲江,屆時收復曲江輕而易舉。”
“這些日子,汝等先于江淮所征兵馬好好操練,各部配合毫無問題后,便是出兵收復嶺南的最好時候。”
吩咐過后,王式便看向陳靖崇,示意他跟上自己,二人先后起身離開了衙門。
在他們走后,堂內眾人紛紛交頭接耳,顯然都不太相信王式的說法。
陳靖崇聽后,隨著與王式走遠,他也不由說道;“這幾日某清晨起來,幾乎每日都能在衙門內的園中看到晨霜,是否是今年冬季推遲的緣故”
面對陳靖崇這番話,王式停下腳步,眼神復雜道:“陳都督也覺得,老夫過于夸大其詞了”
“末將并未,只是覺得……”陳靖崇還沒說罷,王式便搖頭道:
“正月過后,那些山蛭便會紛紛活過來,屆時大軍開拔,陳都督便知道老夫所言非虛了。”
王式是見過那些無孔不入的山蛭在開春過后漸漸復蘇,隨即依附兵卒體表的慘狀的。
劉繼隆雖然教導兵卒們用鹽水浸濕衣裳的手段,但是他很清楚開春后的嶺南是個什么情況,那點鹽水只需要兵卒穿過幾條山道,腳上就會被露水打濕,繼而山蛭便會見縫插針的鉆入褲子中。
只是他不認為自己的三言兩語能說動陳靖崇等人,只有等他們自己見到那種慘況,他們才會明白自己與殿下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