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洪武元年
“叮鈴鈴……”
“加把勁!馬上就要挖到水了!”
“哞……”
“嘭…嘭…嘭……”
大暑,隨著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到來,湛藍的天穹卻如火燒的鐵板將天空之上的云朵盡數蒸發,使得烈陽毫無遮攔的照射在干裂的大地上。
交錯的裂縫如饑渴的嘴,貪婪地吞噬著最后一點濕氣。
枯黃的禾苗蜷縮著,在熾白的天光下漸漸碳化,輕輕一碰,便碎成齏粉。
官道上的空氣在熱浪中扭曲,從遠方山間出來的風都灼熱得令人皮膚發燙。
無數百姓頂著烈陽在掘井尋水,拉拽泥土的耕牛與挽馬都熱得不愿叫喚,只是埋頭萎靡。
狗趴在人群的影子下,舌頭耷拉著,連吠叫的力氣都被蒸干。
這是一場無聲的災難……沒有刀兵,沒有哀嚎,只有高懸空中的太陽在冷酷地炙烤著一切,仿佛要持續到河流枯竭、草木成灰、人如枯骨。
“河北、河南、關內、京畿、河東、東畿六道大旱,除京畿與東畿因河流眾多而不誤農事,河北、河東較輕,唯河南最重,除齊魯之地外盡皆絕收,十不存一……”
“江南東道、江南西道、淮南道、山南東道各處自小暑以來雷雨不停,洪澇不斷。”
“吳淞江、漢水、浙江、湘水、白茆塘、劉家河、大黃浦……等處河流泛濫,潭州、襄州、杭州、蘇州、常州、湖州等二十余州受災,大水吞沒禾苗,百姓廬舍皆傾覆。”
“朝廷兵馬東征收復營州失地,然奚部與黨項、沙陀等部南下入寇犯邊,為都尉馬茂林所退。”
“沙陀胡酋李克用聞朝廷新立,僭越自稱唐王,其罪當誅!”
“南蠻酋龍率軍五萬攻黔中,為都督王光圖(王建)率軍所阻,兩軍交戰于矩州始安城北黔水,王光圖大破群蠻之眾,甲首四千,酋龍急走撤回其境。”
六月下旬,乾元殿內的朝議,幾乎將新生大漢王朝描述得如王朝末年那般。
北有大旱與胡虜入寇,南有洪澇與南蠻作亂入侵。
如此局面,卻是發生在洪武元年,這不得不讓人感到焦慮。
面對群臣接連不斷奏表的壞事,坐在金臺之上的劉繼隆身穿常服,端坐椅上。
他雖四十有二,面貌卻依舊如二十八九那般,依舊從容弘雅、姿貌嶷然。
“諸卿之奏表,朕已然明了。”
劉繼隆緩緩開口,而此刻乾元殿內的群臣則是紛紛看向了他。
值得稱道的是,殿內群臣皆坐如宋代官帽椅那般的椅子,而在此朝議的臣子也不過區區百人之數。
眾臣子紛紛坐在椅子上,與金臺上的君王對立,這顯然違背了隋唐以來的禮制,然而這樣的禮制,卻從洪武元年正月開始,至今已經足足五個多月了。
群臣從最開始的奏表不斷,再到如今的舒服適應,除去個別兩個頑固外,基本都認可了這項禮制。
只是這項禮制唯一不好的,便是久坐后容易犯困……
正如當下,隨著劉繼隆開口,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臣子連忙驚醒,只能佯裝沉思。
“諸道旱潦為災,州縣有司當速奏朝廷,遣戶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核驗勘實。”
“如三司勘實者,則蠲免災民賦稅,有司考功不錄災異,惟以繕復為課。”
“著有司協運糧秣至災州,平糶以穩市價,補常平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