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見微依舊很和善,熟稔道:“最近感覺怎么樣?”
秦昭垂著眼睫:“不太好。”
林見微表情稍斂,聲音更輕柔了:“可以跟我聊聊嗎?”
秦昭把近幾天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親了我的脖子,然后我有點不受控制……想逃離。”
她捏了下手指:“我確實也跑開,但是被他拉住了。然后哭了一會兒。”
“最近兩天不知道怎么了,以前接吻也沒關系,但是現在我……我的心跳不受控制。有點害怕,想推開他。”
她看向她,聲音很低:“我是……我不是好了嗎?”
林見微安慰地笑了笑:“哭了多久還記得嗎?”
秦昭搖了搖頭,她想了下電影的進度條:“可能十分鐘?”
“哭過之后的情緒呢?可以控制嗎?”
“嗯,可以。”
林見微看著報告:“從你的核心癥狀的描述和生理指標上看,治療是成功的,已經達到了臨床治愈的標準。
但是身體記憶需要時間來調整。”
她思考了一下,在紙上畫了個簡單的示意圖:“就像是神經里有一條特殊的通路,平時很少使用,但在特定的情況下會激活。當親密行為發生的時候,你的認知層面知道是安全的,但是防御系統還在用過去的經驗判斷。”
“這不是復發,而是正常的應激反應。它既是安全關系的測試,也是性別認同的確認。”
秦昭:“那,為什么反應會越來越明顯?”
林見微身體微微前傾:“我們可以一起分析一下,好不好?”
“你第一次發現自己控制不了情緒的時候,通過哭泣發泄完,情緒是完全可控的。后面有沒有發生什么事情,比如他的反應是怎么樣的呢?”
“他在哄我,但是他有點,難過。他好像覺得我不喜歡他。”秦昭垂了下眼睫。
“那你呢,你感受是什么呢?”
秦昭垂了下眼睫。
林見微也沒有強求:“你有沒有產生壓力,或者‘我必須快點好起來’的想法?”
她聲音柔和:“類似的額外情緒可能會放大身體反應。”
“創傷會影響我們對親密行為的安全閾值。這不是退步,而是你的神經系統在更精細地管理風險。”
她身體微微前傾:“你剛剛說,你不是好了嗎。是在擔心什么嗎?擔心回到治療狀態,還是擔心無法談戀愛?”
秦昭聲音低落:“都有。”
林見微柔和地看著她:“你的回避反應,本質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而不是失控的癥狀。目前來看,我們是不需要用藥干預的。”
“你的男朋友感覺到受傷,這很正常。我們可以向他解釋,你的回避不是拒絕,而是調整節奏。和他無關,是你自己安全感建設的過程。
健康的關系不是要求你完全正常,而是他能理解你的節奏,你也愿意慢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