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遜從巢湖方向長驅直入,進入蘇州,截斷姑蘇方向對鎮江的援軍,將鎮江完全包圍。
雖然也幾乎不可能有援軍就是了。
在揚州金陵相繼告破后,蘇州的剩余地區已經沒有了可以抵擋住淮陰賊的堅固城池,淮陰軍南下破城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蘇州眾官員對此心知肚明,早已沒有了反抗之心。
況且淮陰賊勢大,朝廷也沒有派新的蘇州總督前來,蘇州剩下的官員自然不可能為朝廷盡忠。
那些家中有勢力的官員早就提前逃往了江浙地區,剩下一群沒什么勢力的便提前修好了降表,只待淮陰賊打來便倒戈卸甲,率眾投降。
與此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南通和松江,也就是今天的上海一帶。
這個時代雖然還比較落后,但南通、松江兩地的經濟條件已經初具端倪,尤其是松江地區,盡管朝廷極力禁止海運,但其私下海貿的發展仍舊是屢禁不止,各種走私非常興盛。
松江的繁華聞名在外,在這個地方,只要你有足夠的銀子,甚至可以買到閹割后的昆侖奴,傳聞那是一種外國農具,非常好用。
不過兩地雖然繁華,但防守力量并不強大。
南通雖有堅城,卻無充足的守兵,僅憑一地之力,實在是獨木難支。
松江倒是有著不少水軍防守,共三支水師,每支編制1600人,分別負責不同的防御職責。
三人加在一起共計5400人,也是一股不小的防御力量了。
三支水師的將領分別叫做韓文龍、羅異、丁萬柯。
三名將領出身各不相同,性格也是迥異。
韓文龍是勛貴出身,羅異是大戶子弟,丁萬柯是寒門。
不過有一點三人卻是不約而同,那就是喝兵血。
在大熙,不會喝兵血的將領不是好將領,有時候士兵軍餉欠發,實際上就是被頭上將官拿去貪了,或是拿去賭博、放印子錢等等。
總之士兵拿不到錢,為了供養家中所需,就需要放下本職工作,去干一些副業。
好一點的去給大戶人家看門,差一點的去賭館妓院當打手,再或者利用職務之便盤剝那些更窮苦的百姓。
就這樣得來的錢,還要上交六成以上才行。
這就是“兵血”的原由。
如果是在平時,這三支水師拉出來還是有一戰之力的,然而由于晉賊作亂,方永割據兩淮,這三支水師的后勤糧餉已經斷了近一年了。
戶部不發銀子,松江知府更是一毛不拔。
韓文龍、羅異、丁萬柯三人往常都是剖開手下兵將的肚子抽血喝的主,如今朝廷突然斷了餉,他們為了維持手下不嘩變,只能被迫自己往里面搭錢。
這官當的,撈不到錢就算了,還得自己往里搭,從哪說理去?
五千多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僅僅每天吃喝就是一個極大的數字。
雖然以三人多年盤剝積累的身家足以暫時應付過來,但時間一長,誰受得了?
恰好此時翟遜的部隊趕來。
本來翟遜的任務是截斷蘇州的姑蘇地區對鎮江的援軍,然而令翟遜沒想到的是,當他率軍趕到姑蘇城外,還沒來得及靠近姑蘇城時,姑蘇城內的官吏便出城四十里投降了。
而另一邊的南通、松江等地聽到姑蘇都投降后,便也不再猶豫,同樣準備投降。
畢竟連后方的姑蘇都投降了,他們這些“前線”城市還抵抗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