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安嘴角微揚,眼中卻閃過一絲冷意:好啊,就按你說的來。
他一邊應著,一邊暗中準備切換意識——這和尚修為遠超這具分身,若放任不管,遲早會威脅到自家女兒和徒弟們的安危。
即便要走出山谷,親自出手,今日也必須將這滿嘴歪理的邪僧徹底抹殺!
然而,就在他意識即將抽離的剎那,妙華和尚眼中驟然精光暴漲,雙手結印,低喝一聲:
唵縛日羅薩埵吽!
嗡——!
一道無形的波紋蕩開,陳長安忽覺眼前一花。山仍是山,廟仍是廟,人仍是人,但意識卻像是撞上了一堵透明的墻,切換竟失敗了!
臥槽?
他心中暗罵,但下一秒便冷靜下來——因為他感覺到自己的意識并非真的無法脫離,而是突然出現一層透明的膜,將這片空間與現實世界短暫隔絕。
這層屏障只能困住他的分身,若他立刻放棄這具軀體,神魂仍可輕易沖破束縛。
陳長安心中稍定,但也不由得重新審視眼前的和尚——能讓他產生一瞬間的誤判,這禿驢已經證明了自己具備威脅的潛力。
他索性耐下性子,裝作被徹底困住的模樣,暗中卻仔細感知對方的修為。奇怪的是,這和尚的境界既非通玄,也非圣境,反而處于一種極其古怪的狀態——像是被某種外力強行拔高,卻又根基虛浮,如同空中樓閣。
有意思……
陳長安眼底閃過一絲思索。
既然對方沒到圣境,那他這具歸元境的分身也未必沒有周旋的余地。
更何況,他倒要看看,這滿口佛理、行事卻比魔修還狠的和尚,究竟在打什么算盤。
施主似乎走神了?妙華和尚雙手合十,笑容慈悲,可是在思索如何破局?
陳長安挑眉一笑:大師多慮了,我只是在想——你設下這結界,是怕我跑了,還是怕別人看見?
和尚沒想到陳長安竟然能感知到,面上第一次露出驚訝之色:施主不過明心見性之境,竟然能感覺到貧僧的蓮華凈界?
陳長安眉頭一挑:明心見性境是什么意思?
妙華和尚雙手合十,解釋道:佛門修行六境,分別是持戒清凈、禪定自在、明心見性、般若智慧、金剛不壞、涅槃寂靜。施主所處的明心見性之境,便相當于道家的歸元之境。
他眼中閃過一絲探究:按理說,以施主的修為,絕無可能察覺蓮華凈界的存在才是
陳長安心中暗笑,這和尚哪里知道,自己雖然用著歸元境的分身,但神識可是實打實的圣境層次。不過表面上,他還是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如此。那大師現在是什么境界?
妙華和尚微微一笑:貧僧不才,剛入般若智慧之境。說著,他周身忽然泛起一層淡淡的金光,隱約有梵音繚繞。
(相當于道家的長生境?)
陳長安暗自思忖。難怪這和尚能施展出困住歸元境的結界,原來是高了一個大境界。不過更讓他在意的是,這和尚的修為明顯帶著幾分虛浮,不像是穩扎穩打修煉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