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花爆響中,他看見對方保養得宜的手指正摩挲著鼻煙壺上
"御賜
"二字。
"沒有我們這些官,誰來給他們主持公道?
"張汝賢忽然傾身,熏香混著酒氣撲面而來,
"王侍郎要打點,李公公要孝敬……
"他比了個數銀子的手勢,
"這些錢糧,不從賑災款里出,難道要我們自掏腰包?
"
酒壺被碰倒,琥珀色的液體在案幾上蜿蜒成河。
劉明遠盯著那道酒痕,忽然想起前幾日里見過的場景——災民們捧著摻了觀音土的粥,碗底沉著幾只餓死的螞蟻。
"汝賢兄......
"他嗓音沙啞,
"這般行事,夜里可還睡得安穩?
"
張汝賢突然大笑,腰間玉帶扣叮當作響,隨后他嘆道:
"明遠……救民先救官吶~官都吃不飽,又哪有力氣去賑災啊!
"
隨后,張汝賢從桌下,悄悄遞給劉明遠厚厚一疊銀票。
燭火搖曳,映照著張汝賢手中那疊銀票的暗紋。
劉明遠盯著那疊銀票,仿佛在看一條毒蛇。
他的手懸在半空,遲遲未接。
"明遠啊,
"張汝賢嘆了口氣,將銀票往前遞了遞,
"你不拿,怎么上進?
"
"看在多年世交的份上,
"劉明遠終于開口,聲音低沉,
"我可以對你們做的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收這個錢......
"他搖了搖頭,
"有違我的良心。
"
張汝賢忽然笑了,笑聲里帶著幾分無奈,又像是嘲諷。
他站起身,繞過案幾,走到劉明遠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明遠,你是想做大事的人。
"他的聲音忽然變得語重心長,
"但你要做大事,就必須要先站在高位上。否則,你一個小官,連自已的烏紗帽都保不住,又談何為國為民?
"
他說著,將那疊銀票塞進劉明遠的袖中。
"更何況......
"張汝賢瞇起眼睛,聲音壓低,
"你不拿,我怎么敢拿?
"
劉明遠眉頭一皺,抬頭看他。
張汝賢繼續道:
"我不拿,欽差大人怎么敢拿?只有欽差大人拿了,才會去向陛下爭取更多的賑災銀和糧食......
"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
"對不對?
"
劉明遠沉默了。
他想起這些年,自已因剛直不阿,處處被打壓,升遷無望,甚至連上書的折子都被人暗中扣下。他想起那些災民絕望的眼神,想起自已空有一腔熱血,卻連一個縣衙的糧倉都保不住......
燭火跳動,映照著他掙扎的面容。
最終,他緩緩合上眼,袖中的手攥緊了那疊銀票。
沒有人發現,就在遠處的天邊,一道流光疾馳而過,隨后輕輕地落在了那些災民的身后……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