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府臨海,東南一側的海面從來風平浪靜,鮮有海浪肆掠。
此地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漁民聚集之處,漁民出海打漁,將海里的鮮魚鮮蝦捕撈起來之后,有專門的商行用特制冰車運往甘露府各大郡城,販賣海貨。
對于特別珍稀的海貨,則是會有特制的海水車,以一種名為生機符的符箓貼在車上,運往更遠的地方售賣,有那生機符,海貨最短能保證一月不死,而品秩更好的生機符,則是最少能保證半年,不過這樣一來,這海貨就算是天價了,一般的普通百姓,無福享受。
因為運送成本太過高昂,所以這邊的商行,只會選擇那種極為珍稀極難捕撈的海貨,至于尋常的海魚海蝦,就沒這個待遇。
今日的海面風平浪靜,一條捕魚船停靠在岸邊,船主是個精壯的中年漢子,赤裸上半身,露出古銅色的肌膚。
眼見適合出海,漢子來到海邊的一座小廟前,伸出手,“香。”
身側有同樣膚色黝黑的女子遞出早就點燃的三炷香,“爹。”
漢子接過之后,默念一番,這才將那三炷香插到小廟前的香爐里,那座小廟,供奉著一個龍頭人身的塑像。
當地人稱之為海神。
這邊的習俗是每次出海之前,都要叩拜海神,為其上香,同時會以一些臘魚作為祭品,以求海神保佑。
等到平安出海歸來,最大的一尾大魚,要作為謝禮供奉給海神,答謝海神保佑。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在漢子插香的時候,身后的漁女已經將臘魚放到了小廟前。
隨著準備完畢,漢子領頭跪下,身后的漁女和年輕漁民都跟著跪下。
三拜之后,三人異口同聲,“海神保佑!”
做完這一切之后,漢子起身,領著自己的一對兒女,登船準備出海。
只是在楊帆的時候,海邊的一塊大石上,有布衣婦人在朝著他們用力招手。
那對年輕男女都招手回應,只有漢子默默系好船帆,讓漁船借著海風出海。
等遠離了那些礁石,到了真正的海面上,漢子才放松了一些精神,喊來那個皮膚黝黑的漁女。
漢子張了張嘴,還沒說出話來,漁女便已經笑著道:“知道啦知道啦,爹要說,采珠的時候不要貪多,一顆一顆來就是了,要是體力不濟,就趕緊起來,別為了一顆海珠,搭上性命。”
這種話,漢子每次出海都要囑咐一遍,她耳朵早就聽出繭子來了。
下海采珠,的確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為那些大蚌總藏在海底的礁石之中,其中許多地方縫隙極小,只有苗條少女能進入其中。
這就是所謂的采珠女。
采珠女其實也不長久,有相當一部分,會因為種種意外死在海底,就算是能每次都安然無恙,等到身子發育之后,也就不適合采珠了。
漢子看著眼前的閨女,眼里還是忍不住地擔憂,“爹雖然每次都囑咐,你也聽煩了,爹還是很擔心,怕你哪次一下去就上不來了,不過這是最后一次了,這次只要采夠二十顆,就能在官府那邊注消譜牒,以后爹跟你哥哥,就在海邊打打漁,到時候為你攢出一份嫁妝,就能讓你好好嫁給好人家了。”
漁女搖頭道:“爹,我才不要嫁人呢。”
漢子揉了揉自己這閨女的腦袋,“胡說什么,都要嫁人的,以后生個大胖小子,要是好好讀書,考出個功名來,那就給咱們家光宗耀祖了。”
年輕男子這會兒忽然開口問道:“爹,你啥時候給我攢一份彩禮呢?我喜歡寶怡好久了,她就等著我提親呢。”
漢子聽著這話,譏笑一聲,“少扯這些用不著的,別人要是真喜歡你,能每次去找她都找借口不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