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合適時。”】
【“倒是可以放開來。”】
【“讓各城鎮弄一份屬于自己當地的報紙!”】
【陳懷信在心中記下這個想法。】
【等到戶部尚書匯報結束退下后。】
【那刑部尚書少見的上前來進行匯報。】
【“陛下,如今我煜國的律法,已經有些地方無法覆蓋了,是否要進行增加與修改?”】
【刑部尚書匯報道。】
【他所說的無法覆蓋的地方,倒不是煜國出現了法外之鎮,只是由于煜國的快速發展,當初參考了前承律法而書寫的大煜律法,其中的條例已經不夠用了!】
【這也是陳懷信的主動變革后,給刑部尚書所造成的影響。】
【“連朝政制度都能改變,那律法又為何要一成不變呢?!”】
【刑部尚書這樣想著。】
【而陳懷信自然也同意了他的提議。】
【“就由內閣與六部合作,共同完善新的律法!”】
【陳懷信這樣說著。】
【當然。】
【他自己也會在翻看與修改后,才會將這律法推行,畢竟當初商律之事,他都如此上心,如今更為重要的大煜律法,他又怎會當甩手掌柜!】
【“能夠想到改變,這是一件好事呀!”】
【靖平七年,二月。】
【內閣已經在平穩的運轉了。】
【而眾臣也逐漸習慣了如今的朝政。】
【甚至。】
【在一些臣子看來。】
【如今的制度比起之前,還要高效一些,很多事情處理起來,不至于有那么多的拖沓。】
【而對于首輔,也就是曾經的宰相來說,權利被削弱的確很不好受,但是當想到,無論是否被削弱,那煜國的真正權利,都是掌握在陛下的手上,他突然就沒那么難受了。】
【掌握著軍權的開國之君,可是沒誰能夠真正制約的,他之前的權利,也只是陳懷信默許的罷了!】
【“不過。”】
【“僅僅是七年時間。”】
【“就已經出現了地方官員懶散瀆職的問題了。”】
【“因為天下太平,有著盛世之兆,所以便開始享樂了嗎?”】
【首輔的眉頭緊緊皺著。】
【他很清楚,那所謂的高效與不拖沓,完全就是普通臣子的錯覺!】
【只是由于這變革的出現,讓底層的地方官員頓時感到惶恐,所以才會暫時認認真真的處理事宜,讓那效率比之前高許多!】
【首輔在發現此事后,也沒有瞞下,而是立刻匯報了上去,不然若是讓自家陛下意外得知的話,恐怕又有不少人的腦袋要分家了!】
【“此為人性。”】
【“若是不能有效的監督。”】
【“那懶散與松懈是必然會出現的!”】
【“如今及時發現已經算是不錯了!”】
【陳懷信倒是沒有責怪首輔。】
【人性這種東西本就難以改變!】
【而他也繼續的說出了自己應對之策。】
【“考成法!”】
金鑾殿中。
看著那首輔所遇到的問題。
王千禾立刻便來了精神。
先不管陳懷信的想法,是不是影響到了他,那各地官員瀆職之事,也同樣是承國如今存在的問題!
若是能夠從陳懷信這里,知曉到應對之法,那他也能不用再苦思冥想了!
“只是……”
“何為考成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