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商律。”
“然后是律法。”
“如今又輪到稅收之法!”
“這陳懷信所想的怎么都是變革啊?!”
看著那鑒天鏡中推演的未來。
那些剛剛松了口氣的世家官員。
此時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要麻了!
他們剛剛通過曲文端的幫助,暫時打消了姬清珞修改律法的念頭,但還沒能夠安心多久,那陳懷信又要整一波大的?!
而且。
再仔細一想。
陳懷信可不止在這些事情上變革!
內閣制!
考成法!
改土歸流!
這一個又一個的改變,讓不少臣子甚至冒出了一個想法,陳懷信之所以會當那個皇帝,不會是為了能夠不受阻礙的變法吧?
“可是。”
“古往今來。”
“哪有皇帝像他這樣的啊!”
這些官員都要欲哭無淚了。
那在他們看來,屬于是蒸蒸日上的煜國,在陳懷信的眼中,似乎是個不變法就要被推翻的國家!
哪怕是主動變革!
但這也太過分了!
那些與世家相關的官員,努力讓自己振作起來,以便再次打消陛下想要一同改變的念頭。
而即便是宰相王千禾,哪怕此前已經認可了陳懷信,可是現在的情況,讓他心中也忍不住嘀咕了起來。
“他就這么認為。”
“如今的政體已經千瘡百孔了嗎?”
“還是說。”
“他只是在用實際行動告知后人。”
“必須要時時刻刻不斷的自我變革?!”
……
【在開國初年。】
【陳懷信便已經派人去丈量天下田畝。】
【如今。】
【時機成熟。】
【那早就想要推行的一條鞭法,如今也總算是能夠提出來了!】
【“雖然說。”】
【“封建時期。”】
【“最佳的賦稅制度。”】
【“應該是攤丁入畝。”】
【“只是現在它暫時難以推行。”】
【陳懷信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就像是軍機處的前置條件是內閣制,攤丁入畝的前置條件也是一條鞭法!若是跳過一個去施行下一個,只會引發不同程度的混亂!】
【那腦海中的知識里,就有一些小國家,明明連奴隸制度都未曾度過,就被匆匆忙忙拖進所謂的民主制度,最后也就是落得一團糟的下場!】
【而那首輔與戶部尚書,在知曉陳懷信要改變的稅法后,他們心中也不再是驚愕或意外,因為最近的變革,讓他們已經麻木習慣了!】
【“那臣等便選擇幾個城池,先在那里試行新法吧!”】
【靖平七年,九月。】
【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
【西南地區的動亂被平定了下來。】
【而且。】
【由于陳懷信的命令。】
【被平定的不只是土人造成的動亂,還有那些欺上瞞下為非作歹的土司!】
【只有將那片地區給完全蕩平,將那些土司給完全的殺服殺怕,改土歸流才能順利的推行下去!】
【而那不斷傳來的戰報,更是讓本就已經崇武的民間風氣,變得比先前還要濃郁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