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當然知道。】
【在現有的學校制度之中。】
【能夠通過科舉的、黎民百姓出身的學子、都可以說是一等一的人才!】
【可他們千辛萬苦通過科舉,就代表能夠入朝為官了,難道還會有人放棄這個機會,轉頭加入到那學校之中?】
【都是為了做官,為何不直接入朝?還要再耽誤上幾年的時間?】
【“或許會有吧。”】
【陳懷信也不敢給予保證。】
【他也沒打算去提示什么,最好的捷徑就是繞遠路,只是因為此事非常重要,他才打算在科舉之后,將其給宣布出來。】
【“而且。”】
【“武舉人能夠與有功的將士,一同被接見與授予勛章。”】
【“那文舉自然也該要來點刺激,如此才算一視同仁呀。”】
【月中。】
【科舉結束。】
【有人興奮。】
【有人痛哭。】
【那金榜的名單上,黎民百姓占據的席位越來越多,哪怕頭名依然與底層百姓無關,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保持這樣的勢態,那頭名遲早屬于普通百姓!】
【曾經的寒門士子,殘存著的大族之子,如今也已經感受到了,那來自底層的龐大壓力!】
【但是他們卻無法阻止,只能夠比以前還要用心讀書,以保證自己不會在競爭之中,輸給那曾經瞧不起的泥腿子!】
【當然。】
【他們還有繼續學習的積蓄與時間。】
【那些底層出身的士子,卻只能一邊勞作,一邊等待來年再考,或者是因為考得太差,而被迫選擇放棄。】
【不過。】
【就在此時。】
【朝廷所宣布的事情,卻讓所有人都愣在原地。】
【“研究與技術學校?”】
【“這又是什么地方?”】
【“只要通過了入學考試,就能夠成為其學校之學子,不只是衣食住行全都由朝廷承擔,畢業之后還能被安排工作?”】
【“我要去!我要去!這入學考試我勢在必得!”】
【聽聞此事之后。】
【民間頓時一片嘩然!】
【那些本以為自己要放棄的落榜學子,直接去報名參加這所謂的入學考試,就連順利通過了科舉的士子,都忍不住產生了心動!】
【當然。】
【心動的是多數。】
【行動的是少數!】
【除了極少部分通過了科舉的士子,選擇了前往研究與技術學校,大部分還是保持著現狀,由朝廷安排他們前往何處為官。】
【“畢竟。”】
【“已經是官身了。”】
【“何必再去琢磨其他事情。”】
【這些士子是這樣想的。】
【而那些通過了科舉卻選擇前往學校的士子,自然是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只不過看著那明顯是剛修建起來的學校,他們的心中頓時多了幾分忐忑。】
【“我們的選擇……真的沒錯嗎?”】
【他們心中滿是擔憂。】
【在輾轉難眠之中度過了一段時間。】
【在那入學考試終于宣布結束之后。】
【他們終于被人帶到了一片空地之中,看著那周圍跟他們一樣,同樣面露忐忑與茫然的學子,他們的心頓時降到了谷底。】
【直到。】
【陳懷信的出現。】
【才讓他們的擔憂變成了激動!】
【“我們這所學校的校長——竟然是陛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