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觸摸到那科舉的前三名!】
【“二十年時間。”】
【“我都已經感覺很激進了!”】
【“可是現在!”】
【“不僅有人能觸摸到。”】
【“而且還是那第一名?!”】
【“這合理嗎?!”】
【禮部尚書感覺自己都要傻了。】
【在反復的檢查,發現的確沒有錯誤后,他立刻將這件事,告知了自家陛下。】
【而陳懷信在看到這樣的結果,那第一反應,則是禮部有小心思,想要趁著建國十周年之際,弄出這樣的“祥瑞”事件!】
【他的面容露出幾分冰冷。】
【科舉是給煜國百姓,一個絕對公平的上升通道。】
【他不允許有誰對它伸手,更不允許利用它達成任何目的!】
【“不然。”】
【“若是百姓失去了上升通道。”】
【“那國家必然會因此而覆滅!”】
【陳懷信很清楚這后果有多嚴重!】
【他當初便是因為科舉,而被逼去推翻承國的!】
【但禮部尚書卻滿臉的委屈:“陛下,這真不是臣有意的,那試卷都是糊名的,而且也都被小吏重新抄寫過,臣做不到,也沒那么大膽子,敢對科舉有想法啊!”】
【如今的禮部發展并不差,他身為禮部尚書,也不需要這些所謂的祥瑞事件來提升功績,那樣反而是得不償失!】
【陳懷信看著禮部尚書,也知道對于禮部尚書來說,弄這種小手段,反而是在害了他自己。】
【他根本沒必要、也不用這樣做!】
【“那也就是說。”】
【“自從科舉誕生以來。”】
【“終于有黎民百姓出身的學子,成為了這考試的第一名?!”】
……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若非是禮部故意偏袒!”
“黎民百姓出身的學子怎么可能會成為第一名!”
看著那推演的未來,國子監祭酒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他本來就是最為堅定反對開啟民智的,認為這樣做必然會給國家帶來大禍,百姓只需要老實種地就行了,知道得太多的話,只會產生不利于團結的想法。
至于那修建學校,讓普通百姓也能讀書,更是一直被他抨擊著!
然而。
這一次。
那鑒天鏡推演的未來。
卻讓他真正的破防了!
“即便煜國已無世家大族。”
“可仍然殘存有世家子弟。”
“他們讀了那么多書、學習了那么多年。”
“怎么可能會被普通百姓所超越?!”
祭酒無法接受那現實!
哪怕是認可了陳懷信的臣子,此時心中也多了些嘀咕。
“會不會是煜國禮部,真的搞錯了呢?”
“若是二十年時間,有黎民百姓出身的學子,成為了那科舉的第一名,倒是還能夠說得過去。”
“可是這才多少年啊?就已經有人做到這一步了?”
“應該是考卷成績相差無幾,或者是稍遜一籌,但是為了煜國建立十周年,那禮部暗自做了手腳,將之當做祥瑞來獻禮吧!”
“……”
這些臣子在心中這樣想著。
哪怕。
那鑒天鏡里。
煜國的禮部尚書說著。
他沒必要也不敢做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