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引導并改變他人的見解。”】
【“還能夠展現出自己的領導水平。”】
【“看來他的能力,比那考試里所展現的,還要強上幾分呢!”】
【陳懷信已經逐漸相信了,這次科舉的第一名,是真的沒有問題的。】
【不過。】
【他并沒有立刻下定論。】
【當這個問題討論結束后。】
【他又拋下了另外兩個問題。】
【除了海洋貿易之外,還有對百姓、對軍隊的看法。】
【而那第一名也沒有讓人失望,他或許并沒有陳述出,多么令人驚艷的回答,可是那過程之中展現了領導能力,卻讓不少大臣都默默的點了點頭。】
【哪怕其他學子也都后知后覺意識到,自己是被第一名利用了,因為這家伙基本就沒說過自己的想法,完全是在改進他們的回答!】
【“不僅改進了我們的回答。”】
【“還要讓我們認同他的改進!”】
【“這是……殺人還要誅心啊!”】
【這些學子滿是無奈。】
【可是那話題的引導、那回答的節奏、全都被第一名所掌控了!】
【他們就算是想要改變,也已經是無濟于事了!】
【等到下午。】
【考察徹底結束。】
【十名學子被帶去休息后。】
【首輔才總算是開口說道:“恭賀陛下!能夠發現這樣的大才!”】
【其他大臣也都紛紛道喜。】
【他們當然知道,剛剛那些學子們的回答,究竟是多么的稚嫩,哪怕是第一名進行改進后,也都無法改變其本質。】
【“可是。”】
【“他們現在都還是學子!”】
【“還需要慢慢打磨與培養!”】
【“能夠在這種時候,展現這樣的天賦,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眾臣在心中這樣想著。】
【而那禮部尚書如今更是滿臉笑容。】
【哪怕陳懷信還未做出評判,可是所有臣子都知曉,這次的第一名會是誰!】
【“不是因為他表現得有多好。”】
【“而是他展現出了。”】
【“別人所沒有的能力!”】
【“這就已經足夠了!”】
……
金鑾殿中。
看著那推演的未來。
不少臣子全都張大了嘴巴。
雖然說。
對于陳懷信所采用的全新考察方式,他們心中基本都是認可的,也認為這樣的方法,是最能讓人信服的。
可是。
信服歸信服。
不代表他們就認為。
那第一名就還能是第一名!
底層百姓出身普通學子,沒有見識過任何大場面,又怎么可能在這種場合,能夠比其他學子表現優異!
能夠表達自己的看法,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而最開始。
那學子一言不發的表現。
也證實了他們所想的沒有任何問題!
“陳懷信給了他一個證明自己的場合與方法,但是他卻沒能夠抓住這個機會!”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畢竟以往的時候,他所接觸的,都是傳統的考試答題,所熟悉的,也都是這個方式!”
“陳懷信忽然改變了考察的方法,別說是他了,就連我們初次遇到,都必然會有些無所適從,說不定還會表現得極為的糟糕!”
“所以說,還不如換回傳統的考察方式,至少這樣一來,那第一名還能安心的作答,讓他老老實實的當做題家,而煜國的面子上,也能夠過得去。”
“不然所選出來的第一名,是個連說話都不敢說的人,這多讓人笑話啊!”
“……”
這些臣子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