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給我換一套,不用太好,但也不用太差,看起來像是普通百姓就行了,畢竟陛下視我等商人為百姓,我們又怎么能讓他失望啊!”】
【“……”】
【這些即將受到表彰的人,一個比一個焦慮不安。】
【但是。】
【當出現在那表彰場合后。】
【他們就立刻保持著鎮定。】
【看起來好像全都沒有受到影響。】
【只不過。】
【當陳懷信親自為他們佩戴勛章,親口說出他們的貢獻后。】
【他們頓時變得激動與興奮,想要回答卻發現自己話都說不清楚。】
【等到表彰結束后。】
【他們返回自己的位置上,才開始后悔剛剛為什么表現如此之差!】
【“但是。”】
【“能夠擁有這枚表彰。”】
【“吾也知足了!”】
【看著那佩戴在自己胸口上的勛章。】
【他們臉上的笑容完全止不住。】
【尤其是。】
【當那第二天的報紙上,全是關于他們的宣傳的時候。】
【他們便拿著報紙,笑瞇瞇的對遇到的每個人說。】
【“你怎么知道。”】
【“我得到了陛下的表彰!”】
……
【同月。】
【那熱鬧的氛圍逐漸落下。】
【陳懷信回到了日常的事務之中。】
【或者說。】
【即便是慶祝十周年的時候。】
【他也沒有停下過處理公務,只是會抽出一點時間,與百姓一同歡慶。】
【“那西域之地,如今已有大半地方,被我煜軍所占據?”】
【陳懷信看著奏折,看向了眼前的兵部尚書。】
【大概是因為知曉,自己等人無法回到煜國,參與到那建立的十周年之中。】
【所以身處西域的騎兵,比之前還要積極主動,將更多的西域國家,都納入了煜國的地盤里!】
【“應該說。”】
【“那和尚走到哪里。”】
【“煜國的騎兵就跟到哪里。”】
【“現在那和尚已經不敢隨便說陛下保佑了——因為真可能會有煜國騎兵從天而降,詢問他是不是又被欺負了,然后便又是腥風血雨。”】
【兵部尚書感覺有些好笑的說道。】
【他已經不敢想,等那和尚從西天圣地,取回經文之后,會變成什么樣子。】
【哪怕是那留在長安城里,正在發展著佛教的心空大師,也可能不如他對陛下虔誠吧!】
【“但問題就是,西域之地能夠打下來,能夠暫時占據下來,卻無法長久的維持我煜國的統治。”】
【“它實在是太遠太遠了,哪怕是陛下的文化洗禮之法,也需要至少數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起效果。”】
【首輔則是無奈的嘆了口氣。】
【兵部的人只管打仗,不管治理。】
【他其實也想不去理會,那片西域之地!】
【可是。】
【打都打下來了。】
【不治理一下的話。】
【他又覺得太浪費了。】
【這種想法正是首輔糾結的緣由。】
【而陳懷信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他總不能說自己支持兵部的攻占,是為了給后人留下一個宣稱吧,畢竟現在不能治理西域,不代表以后還是這樣!】
【“西域之事,先慢慢來吧,除此之外,還有別的什么事情嗎?”】
【“有!佛教與道教,最近在長安城里爭奪信徒非常激烈,陛下,要不要警告一下他們呢?”】
【首輔上奏了另一件事情。】
【自從佛教派遣和尚去西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