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禾搖了搖頭。
衛國公的眼神中也多了幾分羨慕。
他很清楚,想要做到這一步,那必然會有許多的戰爭爆發,對于武將的他們來說,戰爭就代表著功績!
“只是可惜。”
“哪怕是知曉該如何做。”
“我承國也還是做不到!”
衛國公眼神黯淡了許多。
不過。
他的心中也還是有著幾分困惑。
“一群商人,一群牛鼻子老道,就算是有寶船的幫助,可真的能夠成事嗎?!”
……
【陳懷信同意了道教與商人的合作。】
【或者說。】
【對于道教。】
【他本來就想給予更多支持。】
【如今有著商人的出人出力。】
【也算是給國庫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而且。”】
【“最關鍵是。”】
【“這些商人會對這件事非常上心。”】
【“不只是給人給錢給物,以往積累的海洋經驗,也必然會告知給道教!”】
【“甚至是親自跟船也說不定!”】
【陳懷信不怕商人跟船,就怕他們對此事不在意!】
【不管是別有心思,還是單純為了新市場,只要讓這些商人見到了新的收益,以后就算道教不再下海,他們也會自己扎進那大海之中!】
【陳懷信將此事,交給首輔來負責。】
【而首輔雖然知道,自家陛下對于海洋,對于海外仙山,是極為的看重的,但還真的沒有想到,商人參與此事后,陛下會將重要度再次提高!】
【“因為不用國庫出錢?”】
【“因為新時代的序幕即將展開了。”】
【陳懷信笑著。】
【他沒有過多解釋。】
【這種事情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見到效果的。】
【甚至是佛教的那個和尚,前往印度再返回來,那海洋都還可能一切如初。】
【“畢竟。”】
【“海洋太大了。”】
【“大到足以——吞掉我煜國的所有隱患!”】
……
【靖平十一年,五月。】
【得到了陛下的允許后。】
【道教與商人積極接觸,做著下次出海的準備。】
【而佛教在知道此事后,也顧不得嘲諷道教,趕忙召集人員進行商討。】
【“那群牛鼻子,跟商賈們合作了!”】
【“這應該是陛下同意的,不然他們絕對沒有這么大的膽子!”】
【“也就是說,陛下對于海洋極為看重,若是真讓那群牛鼻子,在海洋上做出些什么成果,那我佛教可就要被他們壓一頭了!”】
【“哪怕是從西天取回真經,也不見得能夠挽回這劣勢!”】
【“……”】
【這些和尚們臉色焦急。】
【雖然說。】
【如今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都在朝廷的管控之中,其發展是受到限制的,甚至聽說,陛下已經讓刑部編撰新的律法,來更好的管理宗教。】
【但不管怎么說,如今他們兩教,比起前承時期,實際上是發展得更好了!】
【“因為。”】
【“煜國太富裕了!”】
【“不僅是朝廷富裕。”】
【“就連百姓的生活質量,也都是遠超于前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