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是。”】
【“我還要進行真正的西征!”】
【“陸地的探尋對我的意義更大!”】
【陳懷信心中有了決定。】
【他現在是依靠著商人,沿著絲綢之路出發,順便將沿路的信息,給一點一點的積累起來,構建出他們對于歐洲大陸的了解。】
【可是。】
【就像他之前所想的那樣。】
【商人逐利!】
【商人短視!】
【絲綢之路的發展,的確會給煜國帶來巨大收益,可商人不見得,就會主動探尋這路上未發現的地方,他們其實更喜歡以穩定的收益為主!】
【但和尚們參與進來,那就不一樣了!】
【他們會為了討好煜國,而主動的前往各種國家,哪怕只是去到那所謂的大秦,就足以讓陳懷信,更好的了解現在的歐洲狀況了!】
【“簡單來說。”】
【“就是商人在能夠簡單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
【“他們的積極性比不過那進取心更強的和尚!”】
【“所以。”】
【“這個請求……通過!”】
【陳懷信將這件事,再次交給了首輔負責。】
【接連接手兩起,跟宗教有關的事情。】
【這讓首輔更是明白,陛下那讓宗教卷起來的想法,究竟是有多么的成功!】
【“哪怕不需要我們下令,他們都會為了教派,而積極主動的奮進。”】
【首輔有些感慨的說道。】
【陳懷信則是淡然一笑。】
【“還可以提醒他們,在前往大秦之時,可以順帶傳播一下教義。”】
【“哪怕是他國之人,能夠發展成為信徒,對他們也是件好事情。”】
【陳懷信提醒著。】
【而他的腦海中也浮現出了,一個有些好玩的念頭。】
【“在草原與西域進行文化洗腦,在獲得文化勝利之前,我不會先達成了所謂的宗教勝利吧?”】
……
【同月。】
【研究與技術學校。】
【第一批學子即將畢業。】
【“雖然說。”】
【“他們也就學習了三年時間。”】
【“但相關的知識已經掌握了。”】
【“再在學校里意義不是很大。”】
【姬長兮抽出時間,從造船廠里出來,跟著陳懷信走在學校之中。】
【從靖平八年開始,到現在的靖平十一年,這些學子的眼神,也從懵懂變成了睿智。】
【而陳懷信本來想著,讓學校的教育時間延長多一年,但后來轉念一向,第四年基本等于實習,可煜國現在并不需要這一環節。】
【“從學校里畢業的學子,所掌握的學識,足以進入許多部門了,至于那所謂的實習……等以后學子數量增多后再考慮吧。”】
【陳懷信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而今天。】
【他與姬長兮一同出現在學校,也是為了這批學子!】
【因為要畢業了,自然得有畢業成果,而觀察這些成果的最好人選,那自然是他們兩人!】
【“不過今天天氣好像不是很好?好像隨時都要下雨。”】
【陳懷信看著天空。】
【但姬長兮卻搖頭說道。】
【“對于大部分學子來說,這的確不是什么好天氣,但對一些學子來說,卻是最合適的時候。”】
【“嗯?他們的畢業成果跟下雨有關?”】
【“對!他們想要……引雷!”】
【“……”】
……
ps:又是一萬兩千字送上!求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