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煜國的教育進行全面改革。”】
【“但這種事情更不該是現在做的。”】
【“恐怕還需要很久很久。”】
【“不過等到以后。”】
【“那學校畢業的學子……就不是什么稀少之人了吧。”】
【首輔回想著陳懷信的打算。】
【他將一些自己的想法,給寫在紙張紙上。】
【因為那次大殿飲酒之后,他便知曉自己等人,恐怕無法陪著陛下,伴著煜國,一直這樣下去。】
【或許十年,或是五六年,甚至是三兩年。】
【他這首輔就該要換人了!】
【“不管下一任的接替者,會不會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但給他留下一些參考,給他留下一些可能的方向。”】
【“至少也算是……我留下的最后的幫助了。”】
【首輔一邊寫著,一邊在心中想道。】
【對于死亡這種事情,他倒是沒有覺得有什么恐懼,只是稍微感到有點遺憾,沒能夠陪著陛下,看一看未來的煜國,他多少會心有不甘。】
【但能夠盡自己的努力,看著煜國能夠蒸蒸日上,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他也還是知足了。】
【而在首輔記錄自己想法的時候。】
【兵部尚書看起來就興奮許多了。】
【因為。】
【這次武舉所招收的學子。】
【他實在是太滿意了!】
【“我煜國竟然有如此天賦異稟之人!而且還不是一個!怎么以前從來沒有發現過呢?”】
【“之前連吃都吃不飽,就算是天賦絕佳,也難以表現出來,如今百姓的生活好了,當然能夠有拔尖的冒出來了。”】
【平盧節度使回應著他的那番話。】
【但他們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操場。】
【那些通過了科舉的學子,如今正在被他們軍訓著。】
【按照陛下的說法,哪怕他們未來會是將領,但該有的訓練,士卒該接受的軍訓,他們一個也不能少!】
【“他們是要下到軍中基層的。”】
【“若是連士卒都比不過的話。”】
【“那還如何領兵作戰?”】
【“真當士卒會服一個能力不如自己的將領嗎?!”】
【陳懷信的話縈繞在他們耳邊。】
【他們也拿出了,比對待士卒還要嚴格的要求,來訓練著這批進入軍校的學子們。】
【“畢竟。”】
【“未來的他們。”】
【“是很可能需要與那羅馬作戰的!”】
【“若是連這等國家的遠征軍都打不過,若是讓我大煜在戰場上丟臉。”】
【“那老夫絕對會被活活氣死的!”】
【“所以先讓他們……接受嚴苛的訓練吧!”】
……
【同月。】
【首輔匯報了一件事。】
【“附近小國的學子。”】
【“也想要來我煜國參加科舉。”】
【“甚至是想要……報考學校!”】
【當這番話在朝堂上響起時。】
【朝中的眾臣頓時皺起眉頭。】
【因為。】
【這種事情。】
【首輔應該會直接否決才對的!】
【怎么會拿到朝堂上來商議呢?】
【“畢竟。”】
【“小國的學子。”】
【“無論他們多有才華。”】
【“也不是我煜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