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的眼睛瞇了起來。】
【他感覺。】
【這件事非常不對勁!】
【“雖然。”】
【“還有一些地方。”】
【“其犯罪率也下降了。”】
【“可那幅度也不會如此之大!”】
【“這其中絕對是……有貓膩!”】
【刑部尚書做出了判斷。】
【但他并沒有急急忙忙的,就將這件事呈給陳懷信,而是先行派遣人員,前往那些地方暗中調查。】
【畢竟。】
【萬一。】
【他的推斷是錯誤的。】
【那些地方就是因為當地官府做得好。】
【所以才會讓犯罪率大幅度的下降呢?!】
【“如果真是這樣。”】
【“這派遣前去調查的人員。”】
【“也算是為我煜國發掘出一些人才了!”】
【“能夠如此之快的降低犯罪率……必然能夠得到陛下的表彰!”】
【刑部尚書的臉上帶著一抹冷笑。】
【他很清楚。】
【這種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在長安城中,那犯罪率偶爾都有升高,這也不是長安城的縣令沒有做好,而是有些事情就不是人為能夠控制的。】
【尤其是那些腦子一熱,就直接動手殺人的。】
【除非是能夠預知到這件事,不然根本不可能避免它的發生!】
【能夠通過各種正常的方法,來不斷的降低犯罪率,就已經稱得上不錯了!】
【而在十數天之后。】
【距離最近的、犯罪率大幅度下降的城池、已經有了調查結果。】
【看著那前往的探子,所探查到的真相。】
【刑部尚書的臉色愈發的難看了起來。】
【“看來。”】
【“前年那次官商勾結、干涉報紙、殺得還是不夠狠。”】
【“讓一些人覺得、陛下的歲數增長、也變得仁慈了。”】
【“現在居然敢做這些斷我煜國根基之事!”】
【“簡直是……找死!!!”】
……
【靖平十三年,三月。】
【刑部尚書將調查到的結果說了出來。】
【頓時。】
【整個朝堂一片嘩然。】
【“為了年底能夠達到考成法的要求,為了保持住那往年的破案率。”】
【“那些地方官員居然有選擇性的、登記百姓的報官?”】
【“這些特么的混賬!是想要斷了我煜國的根基?!”】
【“若是百姓冤情得不到解決,若是這地方發生的案件被視而不見,那積累下來的百姓的怨氣,足以動搖我大煜的江山社稷!”】
【“而且百姓會不再信任朝廷,前承時期的官民沖突,也可能會再次出現!”】
【“陛下!直接讓老夫帶兵!前去鏟除他們吧!”】
【“……”】
【眾臣議論紛紛。】
【那些脾氣暴躁的將軍,更是直接請命,想要去將那些家伙給全部弄死!】
【畢竟。】
【這所會波及到的。】
【可不僅僅是當地!】
【而會是整個大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