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中。
聽著那和尚的講述。
王千禾皺起了眉頭。
“如果說。”
“只是和尚所講的這樣。”
“那這印度……”
“也沒有占據的必要吧?”
王千禾有些不太理解。
反而。
從他的角度來看。
這印度頂多就是更加適合耕作,能夠產出更多的糧食。
但若是要運輸到煜國,那路上的消耗根本就不值得吧!
“不過。”
“陳懷信對于印度的方針。”
“還真是讓人眼界大開啊!”
“拆分當狗。”
“挑動矛盾。”
“而煜國只需要坐收漁翁之利就行了!”
王千禾滿是感慨。
他不理解陳懷信對印度的看重,但知曉那一套針對方針實施下去后,印度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哪怕。
那個國家。
能夠誕生出有志之士。
最后也只能是給煜國當狗!
甚至是互相爭著當的那種!
“若是未來。”
“我承國有這個能力。”
“也能夠嘗試著對周圍小國實施這些方針?”
王千禾在心中思索著。
而坐在上方的姬清珞。
她的目光一直在注視著鑒天鏡。
對于印度。
她倒是沒有別的想法。
但是陳懷信給長子所說的那番話,卻讓她的眼睛微微瞇了起來。
“如果我沒記錯。”
“這是陳懷信第二次說類似的話了吧。”
“只不過之前不是對長子所說的而已。”
“也就是說。”
“在陳懷信看來。”
“對外擴張……能夠解決一切矛盾?!”
姬清珞在思索著。
不過很快。
她便明白。
自己這是理解錯了。
最主要的不是對外擴張。
而是給百姓足夠多的上升通道!
“這才是……”
“讓國家長久不衰的關鍵!”
……
【靖平二十年,二月。】
【煜國建立二十年。】
【無論是朝堂。】
【亦或是民間。】
【都是非常的忙碌與熱鬧。】
【尤其是朝廷之中。】
【有很多老家伙,都非常的清楚。】
【自己很可能撐不到下一個十年。】
【所以。】
【他們比任何人。】
【更認真的對待這次的建國整數年!】
【這次大煜的周年活動,不僅比上一次還要隆重,也比上一次更讓人期待!】
【“畢竟。”】
【“他們可都在精益求精。”】
【“就為了給煜國留下自己的最后痕跡。”】
【新首輔在匯報著。】
【不是誰都能像是老首輔那樣,在生命的最后還能執行一次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