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二十八年,三月。】
【煜國與羅馬的沖突加劇。】
【因為。】
【在羅馬帝國使用了那個借口后。】
【煜國將軍便頓時明白它的意思。】
【“當初。”】
【“我們用這個理由。”】
【“教訓周圍那不聽話的小國時。”】
【“你們還在苦苦找尋我大煜呢!”】
【將軍冷呵一聲。】
【哪怕。】
【現在。】
【抵達前線的煜軍數量。】
【還遠不如羅馬的人數。】
【但是依仗地動山搖之物與熱氣球,他們依舊能夠占住駐地,沒有被羅馬逼迫得無奈離開。】
【不過。】
【將軍也發現了。】
【那地動山搖與熱氣球。】
【只是在最開始的時候。】
【給羅馬來了一點小小的煜國震撼。】
【但是。】
【等見得多后。】
【羅馬的將士也能夠保持鎮定,依仗軍團與人數之優,讓最早抵達前線的煜軍,處在下風的狀態。】
【這更是讓將軍感慨,羅馬帝國不愧是橫掃歐洲的國家,沒有被這兩個東西就嚇到軍心潰散,甚至他還注意到,羅馬似乎也開始了科技的研究!】
【因為他已經時不時能夠聽到,一些不屬于煜軍使用的爆炸聲!】
【但這并沒有讓將軍擔心,只是贊嘆羅馬的學習能力果然不錯!】
【“如果是放在二十年之前。”】
【“這或許還能讓吾等驚懼。”】
【“但是現在。”】
【“無論是地動山搖之物,還是那升空的熱氣球。”】
【“在我煜國都已經屬于,能夠讓百姓接觸的了!”】
【“真正的領先成果……可還沒有使用呢!”】
【將軍在心中不屑的想道。】
【就算現在他們處在下風。】
【也只是因為那大部隊沒有抵達。】
【他要做的。】
【只有等待!】
【“等煜軍大部隊抵達。”】
【“那橫掃歐洲大陸的。”】
【“也將會是……我煜國了!”】
……
【靖平二十八年,八月。】
【隨著不斷有煜軍抵達前線。】
【攻守之勢也在發生著變化。】
【尤其是。】
【當火槍隊出現在戰場上后。】
【本來還以為逐漸趕上煜國的羅馬,差點心態就要崩潰了!】
【“這究竟是什么東西?”】
【“一根管子噴射出火花后,就能殺死我們的士兵?”】
【“除非是穿著盔甲,不然面對這東西,連前進都前進不了!”】
【“可是我羅馬帝國,又怎么可能做得到,所有士兵都披甲!”】
【“大煜……”】
【“怎么會這么強?!”】
【羅馬的將軍們都懵了。】
【這個時候。】
【他們忽然覺得。】
【對那煜國動手。】
【似乎并不是什么好的決定!】
【“因為。”】
【“我們根本不知道。”】
【“大煜還有多少東西沒有拿出來。”】
【“我們羅馬很可能,會像是那些小國一樣,被大煜所橫掃!”】
【想到這個可能性。】
【羅馬的將軍們更是瘋一般的,調動更多兵力想要吞掉這批煜軍。】
【畢竟打都打了,想要就此停手,那根本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