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官員都不敢太過肯定了。
畢竟。
誰讓。
那個人……是陳懷信!
……
【元凰十一年,六月。】
【在經過半年準備后。】
【結合腦海中的知識。】
【陳懷信終于決定了。】
【就于今天晚上越獄!】
【“不過。”】
【“您還是跟我一起離開吧。”】
【“不然我成功越獄了,在我旁邊的您卻留了下來。”】
【“他們很可能會對您嚴刑拷打,甚至是屈打成招!”】
【陳懷信有些擔憂的說道。】
【他很清楚。】
【如果老人留下來。】
【那他很可能會被當做替罪羊推出來!】
【“越獄事件必然要有一個人背鍋!”】
【“權貴老爺們算無遺漏、有人越獄成功的、肯定是下屬的問題!”】
【“而下面的獄卒被責罰后,也肯定會找人出氣,或者是將某個人當做幕后真兇推出來,然后拉到菜市場一刀砍了。”】
【“這樣一來。”】
【“幕后真兇死了。”】
【“承國又是四海升平國泰民安了!”】
【陳懷信已經能夠猜到了,那些人會是怎樣想的。】
【但老人在聽到他的話后,卻很是淡然的搖搖頭。】
【他說自己已經時日無多,出去也只會拖后腿,留下來看一看那些獄卒的慌張,看一看那些權貴老爺的不安,他也能夠樂呵呵的離世了。】
【“只希望。”】
【“你真的能夠砸爛外面的監牢。”】
【“而不要讓它成為……更大的牢籠。”】
【老人若有所指的說道。】
【陳懷信點頭給他保證。】
【“我絕不會……成為自己最討厭的人!”】
……
【夜晚。】
【電閃雷鳴。】
【狂風暴雨。】
【當獄卒喝著酒,打著呵欠的時候。】
【監牢不知為何,開始暴亂了起來。】
【陳懷信當然不會,只是自己一個人脫困,那樣周圍必然會有囚犯舉報他,他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做好準備!】
【“而且。”】
【“越多人離開。”】
【“我被抓捕回來的可能就越小!”】
【陳懷信混在這暴亂之中,向著監牢外而去。】
【他其實已經做好了,官兵前來增援的后手。】
【然而。】
【讓他沒想到的是。】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暴亂。】
【那些獄卒沒有選擇鎮壓。】
【反而是一個跑得比一個快!】
【至于前來增援的官兵?直到陳懷信離開都沒能見到他們!】
【“因為是雷雨夜。”】
【“那些官兵老爺。”】
【“為了避免被淋濕、也可能是不想在這樣的天氣忙碌、所以就懶懶散散?”】
【不知為何,陳懷信的產生了這樣的猜測。】
【雖然好像很荒唐,但似乎也能說的過去!】
【畢竟。】
【這里是承國!】
【發生什么事情都很正常!】
【“若是這樣。”】
【“那我也不用急著離開長安城!”】
【“長田縣侯……是吧?!”】
【陳懷信的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他轉身向著長田縣侯府邸的方向而去。】
……
金鑾殿外。
看著那獄卒在暴亂中的表現。
看著那官兵在雨夜中的磨蹭。
眾臣的臉色更是難看了幾分。
尤其是。
那些世家官員。
哪怕他們知道。
陳懷信已經做足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