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該如何順利的離開?】
【“依靠權貴。”】
【“必然能夠讓城門的守衛不敢多加搜查。”】
【“如此想要離開這里,便不是什么難事!”】
【陳懷信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當然。】
【他也可以嘗試別的方法。】
【像是制造更大的騷動,讓城門變得混亂。】
【“但是。”】
【“這樣一來。”】
【“就會牽扯到許多無辜百姓!”】
【陳懷信拋棄了這個方案。】
【而既然決定依靠權貴,亦或者說,綁架權貴,那自然得挑軟柿子!】
【像是朝中的重臣高官,那是想都不要想,至于世家門閥的子弟,雖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那些身份相對較高的,也是比較難以接近的。】
【“最合適的。”】
【“應該是承國的皇女!”】
【“她們雖然是這個國家最頂尖的權貴。”】
【“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其身邊的護衛力量,反而沒那么強!”】
【陳懷信在心中想道。】
【承國的皇女們,哪怕是普通的學子,都對其大概有些了解。】
【或者說。】
【這是有人故意將皇女們的事情,故意在民間進行傳播的!】
【像是皇長女優柔寡斷,像是二皇女不通文墨,像是三皇女生性膽小,像是四皇女脾性古怪等等。】
【反正就是用各種貶義詞,來將她們的性格給概括。】
【“將良善說成優柔寡斷,將喜好武學說成不通文墨。”】
【“這種事情會是誰做的。”】
【“隨便一想就能知道了。”】
【陳懷信最開始在聽聞此事時,還驚愕于為何朝廷對皇女被編排之事無動于衷,而現在看來,最上面的人,還真不一定知道,民間到底流傳著什么言論!】
【因為知道情況的人,無法也不敢將此事匯報!】
【而不知道情況的人,也不會在意市井的言論!】
【承國的上層與底層,雖然看起來都生活在同一座城池,但實際上一輩子也不會有任何的接觸!】
【“用腦海中知識里的話來說。”】
【“就是承國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了解機制。”】
【“而這就會導致。”】
【“一些在上層看起來,是利國利民的政策,在嘗試推行的時候,反而遭受到百姓的抵制與抗拒!”】
【“于是就會生出‘此舉上利國家、下利你們、我就不明白了、這天大的好事,為什么就是推行不下去’的事情。”】
【“然后那上層與底層的矛盾,也會因此而加劇!”】
【陳懷信現在已經想明白了這一點。】
【不過。】
【也正是那些家伙的傳播言論。】
【讓他對承國的皇女很是了解。】
【現在他想要綁架利用這些、沒有多少保護的皇女、也變得簡單了許多!】
【“皇長女是不行的,她的身份,讓她身邊的保護,只會比權貴還要多。”】
【“而二皇女也不行,她喜好武學,若是打起來,可能會吸引他人注意。”】
【“三皇女更是不行,她生性膽小,基本不會離開皇宮,還是將其排除!”】
【“至于七皇女,她年齡太小了,同樣也不會離開皇宮,而且就算是抓拿了她,也不可能利用她離開長安城。”】
【“所以。”】
【“我的目標。”】
【“只能是在四皇女、五皇女與六皇女之中選擇!”】
……
金鑾殿外。
聽到陳懷信的打算后。
姬清珞臉色極為難看。
她倒不是生氣于、陳懷信居然將注意、打到了皇女們的身上。
她所憤怒的、是因為皇女被編排這件事、她居然第一次知道!
“王相。”
“皇女之事。”
“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