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現在。】
【那蠻夷之事暫告一段落。】
【中原的戰火……再次要燃起了?!】
【想到這里。】
【姬長兮的臉色很是復雜。】
【那朝廷官兵同樣是如此。】
【在與黃巾軍聯合作戰后,他們已經不希望跟這樣的對手,再在戰場上拼一個你死我活了,因為那結局已經注定了!】
【“黃巾軍……是不可戰勝的!”】
【底層士卒的想法,傳入到朝廷將軍的耳中。】
【朝廷將軍也將士卒的議論,告知了姬清珞。】
【頓時。】
【那議事處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看向姬清珞。】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她的決定!】
【“若是選擇投降……不!談和,那應該會讓不少士卒安心。”】
【“若是繼續交戰,哪怕軍中不會發生嘩變,可那士氣也必然低下,甚至是……會有更多人臨陣脫逃!”】
【無法戰勝的對手,普通的士卒們,又怎么可能死戰到底!】
【哪怕他們是朝廷精銳軍隊的一員,可他們……也還是人!】
【而姬清珞也知曉這一點,她敲著桌子,臉色依然平靜,但心中已經明白,承國的大勢已經去了,無論是和還是戰,承國……都不可能再存在了!】
【許久之后。】
【她才長嘆一聲。】
【“讓那些的將士們……自行決定吧。”】
【自行決定!】
【聽到這話。】
【將軍們雖然有所預料,但臉上依然帶著幾分震驚。】
【“因為。”】
【“這代表著。”】
【“承國的時代……結束了!”】
……
【元凰十六年,九月。】
【承國大部分精銳軍隊選擇投降。】
【頓時。】
【朝野震動。】
【天下嘩然。】
【哪怕有人已經預料到。】
【黃巾軍將要問鼎中原。】
【但是。】
【他們以為。】
【這應該是在朝廷大軍,與黃巾軍大戰之后,才會發生的事情。】
【而不是如此簡單的……投降!】
【“不!”】
【“非要說的話。”】
【“如果不是蠻夷軍隊的出現。”】
【“朝廷大軍早就已經失敗了。”】
【“現在這投降……也算是情理之中!”】
【有人這樣的解釋著。】
【但更多人還是難以接受。】
【尤其是那些明哲保身的節度使,尤其是那些揭竿為旗的野心家,他們更希望姬清珞與陳懷信,能夠戰個三五年,最好將江山給打碎。】
【如此他們才有機會,問鼎那最高的權力!】
【“就算不能大戰三五年,大戰三五個月也是好的呀!”】
【“怎么就這樣……投降了啊?!”】
【他們無法接受。】
【他們依然試圖掀起動亂。】
【而對于姬清珞來說。】
【她已經不去理會,這些人是什么想法,因為她很清楚,這只是一些頑疾,陳懷信接過這江山后,必然會處理好這些事情,而不需要她再去操心!】
【“朕……”】
【“也該離去了!”】</p>